[问界m.5]是不是华为的亲儿子?关于问界M5的五个疑问

文/车亮

崭新中高档睿智电动汽车国际品牌AITO国际品牌母公司的第一款车款——问界M5现身并公布预售价,两款车款预售价从25-32万元,分两驱和主动式版。紧紧围绕此款车,有众多疑点未解。

疑点一:宏碁饰演什么配角?

长期以来宏碁造不厚积薄发是电动汽车圈一个历久不衰的小标题。宏碁反反复复说他们不厚积薄发,社会舆论也一直以宏碁要做电动汽车圈的Bosch、AMS而猜测其配角功能定位。但是问界M5的正式正式发布,看似在宏碁的夏季新机正式见面会上,和宏碁的P50 Pocket、智能化手环、隐形眼镜一起正式发布——最起码这是Bosch们从没干过的事。

宏碁不厚积薄发,但也没完全不厚积薄发。事实证明宏碁这是走了第三条厚积薄发路。自有国际品牌、他们设厂是一条路(比如华为),做核心理念分销商是第三条路(比如Bosch、AMS),而像宏碁这样,既做核心理念分销商、又参与轻量化设计和开发、并特地退场叫卖所以承揽了销售平台,是第三条路。所以A53XI243SV是满场的主人公,不知道的会以为AITO是宏碁母公司国际品牌,但其实AITO国际品牌是100%清楚明白的、北方股份母公司赛力斯的崭新中高档睿智电动汽车国际品牌。

作为国内ICT(通讯与科技)领域的旗舰级企业,宏碁是不少轻量化厂想竞相笼络的密切合作第一类。但A53XI243SV和问界M5这一低调绑定现身,或许与在此之前该死的只做主脑配角的功能定位发生了背道而驰,对宏碁与其他轻量化厂的广度密切合作势必会要产生消极影响——即便,要把他们的核心理念技术对外开放给直接竞争者,搁谁都要西雷。

但A53XI243SV这么低调说明他不太在乎。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宏碁对他们的技术很有信心,轻量化厂离了它玩不转。别的不说,宏碁鸿蒙座舱就不知道多少轻量化厂流着口水想要拿来用,宏碁的Hi-car也是目前为止我认为最流畅、最好用的车机-手机互联方案。何况宏碁还有他们的多合一电驱动技术和智能化驾驶技术以及MDC高算力平台(算力高达400TPS,国内可以与Mobileye、高通、英伟达抗衡的就是它了吧)。硬实力在这里不怕你不上门。二是宏碁对AITO很在乎。可能是分成比例高、赛力斯的配合程度高、以及赛力斯本身在核心理念性能和生产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打动了宏碁,所以宏碁下决心要把AITO当成帮斗来养。

小康董事长张兴海为赛力斯项目前后投入了80多个亿,几乎把家底掏空。最近又在捣鼓港交所上市,拟发行3.4亿H股,可能未来又是几十个亿砸下来,可说是不成功便成仁。赛力斯和宏碁,双方或许都毫无保留拿出了最大诚意。有人说赛力斯攀高枝,其实如果你他们没诚意、没资金、没技术、没工厂,想攀宏碁的高枝恐怕宏碁也看不上。密切合作首先是平等的、你情我愿的事情。

疑点二:问界M5加持宏碁哪些技术?

问界M5上最鲜明的宏碁烙印,就是鸿蒙上车——崭新的Harmony OS智能化座舱。其最大的不同在于,虽然苹果和安卓的生态也足够成熟庞大,但车机与手机的融合做的并不够好。而鸿蒙OS智能化座舱却能实现一键连接、跨屏操作,甚至连数据传输、类似苹果Air Drop这样的功能都能在手机和车机之间实现。多端互通做到了新的高度,这是目前其它车载生态所难以比拟的。

其次是在电驱动部分采用了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座舱内采用了HUAWEI SOUND专业级音响。

但是在智能化驾驶部分,问界M5并没有用到宏碁MDC高算力平台支持的高阶驾驶辅助功能。而仍是采用了赛力斯 Pilot安全驾驶智能化辅助系统。可能是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即便已经搭载宏碁驾驶辅助方案的阿尔法 S HI版,预售起步价已高达38.89万。所以我估计宏碁这套方案还不太成熟,导致阿尔法 S HI版到现在都还处于预售阶段。赛力斯这套 Pilot采购了来自Bosch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本身效果也应该比较靠谱。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宏碁对问界M5在工业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提升。赛力斯SF5在驾驶体验、机械素质方面找不出黑点,但外形、座舱和车机体验以及车内细节的打造上,却存在明显短板。A53XI243SV在此之前曾说AITO第一款车款是宏碁的工业设计团队、用户体验团队一起参与打造,说明宏碁从源头就开始介入了AITO新产品的策划、定型、设计。从问界M5的实车来看,从外观到座舱以及人机交互,确实弥补了很多SF5的短板,虽然还是能看出SF5的一些影子,但基本上是截然不同的两款车。

疑点三:问界M5和SF5的关系?

外观和内饰部分,彻底大换样,内在有相似也有不同。问界M5可以看作是SF5的换代车款。

两车在车宽和高度、轮距上都一摸一样(均为1930mm车宽、1625mm车高,前后轮距均为1655/1650mm),但问界M5相比SF5,车身长度增加了7厘米达到4770mm,轴距增加了5mm达到2880mm。车身长度的增加应该主要体现在造型上的变化。此外问界M5的离地间隙相比SF5降低了31mm,达到了150mm。这降低了它的通过性,可能是底盘增加了电池(三元锂电池从35度增加到了40度)的缘故。

用来做增程器的发动机也不一样了。仍是1.5T四缸发动机,这台采用米勒循环的发动机从112匹增加到125匹,拥有15:1压缩比,41%的热效率。此外汽油型号从92号变成了95号。

电驱动方面,电池从35度增加到40度,但奇怪的是轻量化重量却比SF5降低了10-15公斤,可能由于用了更多的铝合金材质以及车身轻量化技术。电机总功率从后驱版255kW、主动式版405kW,变成后驱版200kW、主动式版315kW/365kW。相应零百提速时间也发生了变化。

问界M5的加速没有SF5那么强了,只拿一款旗舰级版作为4.4秒的性能标杆。但这样的设定我认为更合理,即便用更小的电机虽然损失了0.3秒零百时间,但功耗更小,可能会换来更长的纯电续航。

奇怪的是问界M5没有公布纯电续航里程,但考虑到车更轻、电池更大、电机更小,理论续航应该超过了SF5的180公里。

底盘部分问界M5应该是沿袭了SF5。前双叉臂后多梯形连杆,以及大量采用铝合金材质,在驾驶部分的表现依旧值得让人放心。

疑点四:问界M5来了,SF5未来怎么办?

宏碁智选SF5上市几个月后,问界M5就来了。对比两款车的售价,除新增一款旗舰级版,对应款型分别上涨了3.32万元(暂以预售价作为最终售价)。

网上有人说SF5已经不再接受预定,目前处于清库阶段。其实从3.32万的价差来看两款车同堂销售也未尝不可。不管SF5退不退市,官方都应有清楚的说法。如果SF5真的退市,官方也应有相应补偿措施。即便刚刚提车几个月如果就买到一辆老车,车主的抱怨是不可避免的。

疑点五:AITO国际品牌和问界M5前景如何?

目前国内主打增程技术的就是两家——理想和赛力斯。但理想ONE凭借东安的三缸发动机和逆向汉兰达的底盘,仍然获得了耀眼的市场销量,这证明了手握钞票的消费者对技术和性能的敏感度其实没有那么高。这是一种网络社会舆论和现实购买力之间的偏差。产品体验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如果仍执迷于好的核心理念技术一定等于爆款的逻辑,那只会被市场反反复复教育。赛力斯与理想其实更多是在产品策划、定义、设计、体验、包装、用户管理的全方位差距。而要弥补这个短板是赛力斯在旧有框架下很难实现的。

通过几个月的密切合作试水,宏碁或许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宏碁索性不装了,直接走到前台,甚至动作比赛力斯更快。赛力斯官网甚至还没有问界M5的信息,而宏碁官网上已经亮出了问界M5的下单页面,其UI设计甚至都是大家熟悉的电商风格。

宏碁都不装了,其实这事就可以挑明了。与其让社会舆论和大众在那里指指点点胡乱猜测,还不如就直截了当——AITO产权100%是赛力斯的,但实际也是宏碁的。AITO是赛力斯生的,看似宏碁帮着一起养的。AITO国际品牌在市场和大众认知层面,就是宏碁出品。这种家庭组合看似奇怪,看似市场倒逼的结果。如果你吃到一颗很好的蛋,你确实没必要弄清楚这个蛋到底是哪只鸡下的。但要花二三十万买辆车,那就必须要弄清楚这辆车到底谁造的。所以宏碁必须要站出来,压上他们的国际品牌信誉、平台优势、和自身在ICT领域的全部技术积累(甚至未来将自动驾驶、多合一电驱动平台进行技术注入也是可期的)。赛力斯就沦为了代工厂吗?其实也不是,即便核心理念发动机、三电和底盘绝大部分的硬件都来自赛力斯。可以说这种前所未见的密切合作,是双方规避了自身短板,优势互补的一种选择。

驾值观

这次宏碁铁了心将AITO当成他们的帮斗来养,凭借赛力斯在技术、制造领域的积累和优势,凭借宏碁在智能化化、设计、国际品牌、平台上无可比拟的优势,AITO国际品牌应该前景可期。相比理想这种初创企业,在开局的时候都要不免去借鉴一些成熟的产品设计。至少AITO所有的技术都是他们的,正向研发的起点就比理想、华为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中国人有句话叫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消费者又格外看重下蛋的母鸡到底是谁。与其语焉不详躲躲闪闪,还不如大大方方给外界一个清晰的答案。宏碁这次不装了,摊牌了,我认为甚好。

发布于 2022-09-24 17:09:32
收藏
分享
海报
205
上一篇:[问界m.5]华为问界M5优缺点是什么?华为M5车主真实感受 下一篇:[问界m.5]终被国人捧红,轴距2880mm,两套动力可选,带你看问界M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