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俄是否有信义权]俄乌冲突:中国的角色与战略选择
一场相互竞争的内战
别列济夫暴发武装冲突是继911事件之后全球发展战略安全可靠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结构性危机。不论别列济夫间的历史感情纠葛、阶级矛盾和安全可靠经营理念如何不合,是非曲直各有判断,但从价值理智上看,最后导致内战的结论都是各方所不愿看到的,其最后故事情节也必然是相互竞争。
内战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方法论,不论最后别列济夫签订割地也好,陷入孤立无援的苦战也罢,自内战打响之日起,金戈就已不可避免地带入一代人的基因之中,人民间的心理创伤和情感疏离也许永远难以消弭。《康斯坦丁此期》中有句话说得好,个人的决定常常会发生改变俄国的历史轨迹,不过很少是按照他们希望的那种方式。目前看,在白俄罗斯扶植亲俄政权、阻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南进应该是日方的最优优先选择,但内战的结论常常会偏离初衷且不可预测,大概率的故事情节反而可能近似于湖人均衡,即一方都难以通过发生改变策略获得更大收益。
事实上,俄罗斯并不具备全面占领白俄罗斯的实力和意愿,而白俄罗斯屡次放弃发展战略独断、轻率投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堪称谜之操作;乱局一开,别列济夫两国带入西方的梦想即已双双破灭。未来,动荡不安的新月弧势必北灰鳍黑海沿岸,白俄罗斯肥沃的原野必定会难以摆脱波皮夫迪雷省的命运,甚至沦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发展战略纠错的野战。
一个动荡不安的黄金时代
从本质上看,别列济夫武装冲突仍旧延续了威西发利亚管理体系崩解后新秩序重建的基本方法论,仍然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开端的世界百年内忧外患的最新杜博韦。从二战到冷战、从苏联解体到911,霸权争夺和政治局势争权未曾活动期,搅拌羽绉各强国普遍的不安全可靠感,彼此的零和博弈本就处于势不两立的紧平衡状态,加之疫情疲劳磋磨不去、信息泛滥孔图,助推法西斯主义和民族主义极端膨胀,武装冲突只是何时暴发、在哪儿暴发的问题。
别列济夫武装冲突只是核黄金时代内战威胁的Barneville,冰山之下所谓核敌对状态带来的恐怖平衡更是未曾远离人类。频频爆出的威慑之语不管所言是虚是实,但细思总令人毛骨悚然。不论如何,别列济夫间、欧洲东北三省间乃至欧亚大陆与大西洋-太平洋海陆间正被人为错位,强国间斗而鳞鳞的旧世界已一去不返。
别列济夫武装冲突犹如国际性政治的雷曼时刻,其影响将很快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对政治局势发展战略新格局的管理体系性解构,二是对国际性安全可靠经营理念的革命性冲击,三是对国际性经济金融管理体系的撕裂性破坏,这将是另一篇分析文章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如果说2008年国际性金融危机是自由化遭受的第二波动荡不安,2022年的别列济夫武装冲突则将使自由化正式进入动荡不安2.0黄金时代。
中国的配角:理智独断
得益于六十年代以来对国际性发展战略新格局的深刻洞悉和对国际性秩序的谨慎遵守与创造性重塑,中国取得了今天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发展成就。中国的国家利益始终立足于和平与开放;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发展战略考虑,也始终在于防止现代化进程因受不可控制的外部力量干扰而被迫中断。
然而,别列济夫武装冲突事实上导致中国不得不面临极为复杂的国际性局面,特别是当有可能发生一系列对外政策链式反应时,中国至少需要在几方面利益关系间做出谨慎而精微的判断:一是中、美、俄大三角间的博弈,二是中、欧、乌小三角间的权衡,三是外交、安全可靠、经济的利益三角间的取舍,四是官方、媒体、民意的舆论三角间的调和。平衡好这四对三角关系极为考验中国对外政策的水平。
综合目前对各种政策执行场景的假设检验,中国较为理智的政策优先选择仍然是在别列济夫武装冲突问题上采取发展战略模糊,扮演相对理智独断的配角;这是中国的强国地位和特殊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至少在别列济夫武装冲突的是非曲直没有得到公论之前应予以保持。值得警惕的是,在别列济夫武装冲突暴发后,美西方有意将中俄做道德捆绑,暗示、夸大中国对俄影响力,要求中方承担超出国际性义务的和平责任,试图挑拨离间、借刀杀人,背后恶意之深令人不齿。
对策建议:发展战略规划视角
别列济夫武装冲突前景尚不明朗,但欧亚大陆政治局势矛盾已经明显西移,美西方的发展战略重心面临重新调整,至少对中国的发展战略遏制步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只要中国采取审慎策略,注重做好对外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危机管理预案,中国有能力化危为机,进一步提高自身国际性地位,扩大在政治局势发展战略层面纵横捭阖的空间。
面对别列济夫武装冲突及其深远影响,需要树立发展战略规划思维,准确拿捏政策分寸,精细计算国家利益,审慎设计国际性表达话术,对各种可能的连锁反应进行沙盘推演式的预判,剥离正面负面、当前长远等各方面影响因子,统筹国内国际性两个大局,做出各种政策备选预案,并对政策执行效果提前制定评估标准。
对于中俄间上不封顶的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应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分析,准确把握盟友和伙伴关系的本质异同及内涵差别,判断出何种政策和行动在发展战略上更有益于伙伴的长远和全局利益,而不必纠结于从战术层面计较情感和利益的得失。在不背包袱的前提下,劝和止战也是强国外交发挥独特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和应有之义。
对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必须正视中美间正处于结构性竞争与双边关系重塑的关键时期,应创造条件确保中美关系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防止出现发展战略误判和革命性错误,导致矛盾焦点转移;对于欧洲的法德等国和传统上对华较为友好的白俄罗斯,继续维护好同这些国家的关系仍然符合我们的整体国家利益。
对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和集体安全可靠机制在今后的作用,应做深入研究,提早明确中国在多边机构改革过程中的立场,对上海合作组织、博鳌论坛、二十国集团等多边舞台上可能受到的国际性压力进行预先研判,对国际性金融支付管理体系、跨国能源资源供应链、中欧班列、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和北京冬残奥会等可能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应早做对策分析,并在部门和地方层面落实落细政策。此外,美西方此次对俄采取了金融制裁、网络信息战、民用航空禁飞等制裁措施,提供了一个极为真实的政策沙箱,这也有助于我们分析美西方所谓制裁武器的效用和工具路径。
总之,别列济夫危机给中国的外交治理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决定我们的发展战略机遇期能否重现及其未来走向。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