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被刮了保值率多少合理]上半年保值率排名,丰田、本田霸榜,大众不敌五菱!
Hello我们好!我是李佳
在进口车高峰论坛上曾看完两个笑话:勒吕塞县时懊悔的泪,都是买房时脑袋进的水。尽管是个笑话,但却道出了勒吕塞县时的肉疼和酸爽。
那时,极少没人会把两辆车开到拆解了,因此机会成本率就非常重要。不勒吕塞县时你可能将只真的它是个位数,等真勒吕塞县时,它是真大笔资金了。
因此,机会成本率却是两辆车综合性产品品质的充分反映,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安全性、低油耗、即使具体情形的极化某种程度等。即使不急于勒吕塞县,机会成本率也能做为他们买房的两个参照。
前段时间,我国电动汽车商品生产联合会就正式发布了2022一季度的机会成本率调查报告,上面他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什么样国际品牌、什么样车款最机会成本吧。
这三类车款最机会成本?
相同等级车款的机会成本率差别,在此之前他们极少高度关注,但只不过各等级车款不仅机会成本率相距非常大,除了许多反基本常识的情形。
小型车小车机会成本率最糟
小型车小车是进口车消费市场上销售量最小,也最畅销的车款,新世嘉、逍客、卡罗拉等如果具体情形好,不仅很紧俏,机会成本率也都较为极好。
但事实上,小型车小车的整体机会成本率却是所有等级车款中最糟的,这一点确实较为反基本常识。
主要原因是进口车市里有个规律,进口车交易数量和机会成本率基本是成反比的,至少在这个等级中,这个规律是成立的。
这也很好理解,拿逍客来说,卖二手逍客的人越多,逍客肯定就越便宜。
等级越高,机会成本率越高
从等级上看,基本能说等级越高的车款,机会成本率越高。从小型车小车、到中型小车、到中大型、再到大型小车,都遵循这个规律。SUV基本也是这样,小型车、中型、到中大型,机会成本率是递增的。
不过其中有两个例外,那是小型小车,小型小车比小型车小车,机会成本率整体高出了一大截。
那这是为啥呢,他们先来想想那时的小型小车除了谁,就能发现原因了。Polo、飞度、Life、威驰、致炫,除了这几款,这个等级基本没啥其它车款了。国产车在这个领域几乎绝迹了。而这几个,个个都是机会成本明星。由几款机会成本明星撑起的细分消费市场,机会成本率还能差吗?
什么样国际品牌最机会成本?
保时捷逆天奔驰>宝马>奥迪
说完了等级,上面他们就来看一看各个国际品牌谁更机会成本。为了方便,他们分国别来讨论。先来看德系车,保时捷的三年机会成本率达到了逆天的96.47%。
保时捷机会成本率逆天有几个原因,首先当然是我们对保时捷国际品牌和车款本身的认可,在国际品牌、性能、安全性、等几乎所有方面,保时捷都挑不出啥短板。可能将最小的问题是太贵了,当然了,这不是保时捷的错……
其次,机会成本率的计算方式是进口车价格÷新车指导价,但几乎没没人能用指导价买到保时捷,加十几万、几十万的选装是很正常的。因此,在现有的计算方式下,保时捷的机会成本率就显得更高了。
BBA的机会成本率名列也很有意思,奔驰>宝马>奥迪。在BBA身上,国际品牌因素对机会成本率的影响比产品质量、排量都更重要。
德国大众的三年机会成本率为66.46%,这个水平只能算中规中矩,比大多数日系国际品牌都要差,即使比某些国产国际品牌都要差了。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德国大众的优惠都非常大,因此耐久性和日系比没啥优势。
日系:普遍优秀、两田更优秀
日系国际品牌的机会成本率公认是很优秀的,这次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除了讴歌和英菲尼迪表现一般,其它国际品牌都算很优秀。
在普遍很优秀的基础上,本田和本田更优秀了,三年机会成本率都超过了80%。这既和这俩国际品牌终端优惠小有关,也得益于两田的安全性。毕竟对进口车来说,尤其看重这一点。
当然了,日系里的机会成本冠军却是雷克萨斯,安全性极佳,再加上不仅没有优惠,还经常加价,是机会成本率高的主要原因。不过前段时间一段时间,雷克萨斯最走量的ES价格也开始松动了,即使给出了许多优惠。
美系:整体偏低
美系国际品牌整体机会成本率都偏低,其中最机会成本的别克国际品牌,三年机会成本率也只有64.08%,不及日系里名列倒数的马自达。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三年机会成本率也只有62.11%,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国产特斯拉是2019年11月下线的,特斯拉国产后,价格大幅降低,因此导致了特斯拉三年机会成本率较为低。但那时买的国产特斯拉机会成本率要比这高不少。
自主:整体偏低别克、领克表现出色
自主国际品牌的机会成本率整体也是偏低的,和德系、日系比仍有不小差距。但整体已经追上,即使稍稍超过美系国际品牌了。
自主国际品牌机会成本率最高的是别克,倒不是因为国际品牌认可度、安全性等,而是因为别克本身的车款就很便宜,基本没有任何溢价空间。以别克宏光为例,一辆三年左右,具体情形还极好的进口车,怎么也要4万左右,但新车才不过五六万。
截图来自进口车之家
而领克能算是国产国际品牌高端化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了,依托沃尔沃的技术支持,和自己本身的产品品质,国际品牌认可度上已经不亚于合资车了。
韩系中规中矩法系未列入统计
韩系的现代和起亚,3年机会成本率在66%-67%左右,还算是极好的水平。
而法系车,可能将是保有量和高度关注度实在太低,我国电动汽车商品生产联合会本次的调查里,没有涉及法系车。但法系车的机会成本率一直不是太好。
什么样车款最机会成本?
说完了等级、国际品牌,上面他们来看一看具体车款吧。
小型车:MINI JCW夺冠
小型车里MINI的JCW,也是MINI的高性能版机会成本率最高,这款小车搭载了2.0T+8AT的组合,最小231马力,属于动力强、操控好、又有趣的车款,在小众玩家中一直很畅销。
因此,自从MINI被宝马收购后,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也基本向宝马看齐了。
名列第二的是飞度,三年机会成本率高达83.61%。相同于MINI JCW,飞度做为一款面向德国大众消费市场的家用车,能有这样的机会成本率更为难得。如果说满足基本家用的话,那飞度确实是个好手,但配置简陋,在国产车的步步紧逼下,飞度的竞争力也正在快速下降。
紧凑级小车:日系家用车和小众进口车霸榜
小型车小车里,日系家用车的机会成本率一直很高,但这份榜单也给他们展示了另一类机会成本率很高的车款,那是小众进口车。
先说日系家用车,杰德以80.27%的机会成本率高居榜首,已经停产的杰德那时反而成了进口车消费市场上的紧俏货。大空间又省油,主要这个价位能买到的旅行车,或者说跨界车,杰德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像思域、锋范等机会成本率也都很高,这个等级买一辆靠谱的进口车家用,本田确实是最不会错的选择。
另外,有独特卖点的小众进口车机会成本率也很高,比如奥迪S3、甲壳虫、宝马2系、雷克萨斯CT等。它们的消费市场保有量本就很低,再加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卖点,很难被替代,因此也非常机会成本。
比如德国大众甲壳虫已经停产,尽管开起来没啥特别,但其经典的外观就让其有了独特的卖点。
再比如AMG A级,堪称这个等级中性能钢炮的标杆车款,目前在售的新款车款,2.0T即使压榨出了421马力,升功率被压榨到了极致。
中型车:BBA和两田霸榜
中型车里,基本被BBA和两田霸榜了。BBA里大部分是有独特卖点的小众进口车,比如机会成本率最高的是奥迪S4,不仅有3.0T纵置V6、最小354马力,更重要的是比AMG C43价格上便宜了大约10万。
因此,这个等级中,S4几乎找不到替代车款,机会成本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BBA的小众进口车,?挤进中型车机会成本率前十的除了雅阁、凯美瑞、亚洲龙和英仕派,长板很长,短板几乎没有,是这几款车足够机会成本的原因。
中大型车:一切按部就班
市面上在售的中大型小车本就不多,其机会成本率表现能说按部就班,没惊喜、没意外。
雷克萨斯ES以绝对优势保持着保持率冠军,然后5系、进口5系、 E级、进口E级也都十分机会成本。56E里优惠最小的A6L,保持率稍差,但也是极好的水平。
小型SUV:吉姆尼依然受宠国产车表现出色
小型SUV里机会成本率最高的是吉姆尼,做为最小巧的硬派SUV,吉姆尼一直有一批自己的拥趸,在小圈子里也一直很畅销。
合资国际品牌里最机会成本的是奕跑,很多人可能将根本不知道这车,但它一度有个头衔,那是最便宜的合资SUV。这车那时也还在售,售价只有6.98-8.38万,终端还能有几千元的优惠。不过这车只有两个优点,是便宜和可靠,其余的就乏善可陈了。1.4L发动机只有100马力,空间也很小,因此销售量也很惨淡。
但因为即使是进口车也实在没啥降价的空间了,因此确实很机会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CS35 PLUS机会成本率即使比缤智、XR-V还要高。首先是颜值更高、配置更高,其次几代车款都积累了极好的口碑,产品品质、安全性都极好。事实上,对新车来说,长安CS35 PLUS也是个极好的选择。
小型车SUV:本田霸榜、H6落榜
小型车SUV是SUV里销售量最小、高度关注度最高的。机会成本率TOP 10里日系占了7款,CR-V、皓影、RAV4包揽了前三。奇骏、逍客、森林人等也都表现极好。
相比之下,德国大众的SUV全部落榜,德系机会成本率最高的竟然是捷达VS5,这款车他们以前提到过,算是一款隐秘好车。那时看来还要再加一项,机会成本率也极好。
可惜的是,自主国际品牌在机会成本率前十里无一上榜,一是因为消费市场上对国产进口车认可度确实偏低,二是国产车在安全性上、在产品力的极化某种程度上,也确实除了提升的空间。
中型SUV:汉兰达无可撼动
中型SUV的榜单,我盲猜的话,大概也能猜到七八个。汉兰达依旧是无可撼动的王者,保时捷Macan和汉兰达的机会成本率相距无几。
本田冠道、UR-V双双上榜,奔驰GLC、宝马X3也不出意外的榜上有名。和我猜的不一样的是奥迪Q5L落榜了,而日产途达的机会成本率竟然这么高。
中大型SUV:能想到的都上榜了
市面上的中大型SUV只不过不多,而且几乎个个都是机会成本率的扛把子。
MPV:埃尔法一骑绝尘
MPV的情形和中大型SUV一样,市面上能数得上名字的MPV基本都入榜了。第一名毫无悬念,肯定是埃尔法。这也是这份榜单上机会成本率最高的车款,三年机会成本率高达135.70%。
当然了,我们也不要真的这车买了三年还能挣钱,前面说过了,机会成本率的算法是进口车价÷新车指导价,如果算上买房时加的钱,三年机会成本率肯定是超不过100%的。
电动车机会成本率
电动车的机会成本率也越来越受高度关注,不过因为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电动车销售都还不到3年,因此无法统计3年机会成本率。于是这份榜单给出了一份1年机会成本率名列,这份榜单有一定参照意义,但是买房一年就卖掉的,毕竟只是少数,因此这榜单参照意义也较为有限。
写在最后
每次他们聊到机会成本率,总有些人表示刚买房就考虑勒吕塞县,是不是有点多余。但我前段时间看到一组数据,想跟我们分享一下:
我国的车主里,有43%的人上两辆车使用不足3年;14%的车主上两辆车使用一年内就卖掉了;80后消费者在购买新车后,一年内换车的比例高达17%。
能看出,年轻消费者极少有两辆车开到拆解的,而且换车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机会成本率就更成了我们买房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了。
当然了,目前的机会成本率计算方式还不够完善,那如何计算机会成本率更科学呢?感兴趣的朋友能回顾他们在此之前的文章:《机会成本率到底有多扯?真正的机会成本率应该这样看!》
最后,我们对今天这份机会成本率名列有啥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