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华文明起源的魅力。

李红兵

上海天气炎热,气温屡次破40摄氏度。然而,人们涌向上海博物馆的热情并未减退。许多家长在暑假带着孩子去参观河南的夏商周遗址。上海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馆联合推出“为什么是中国”文物考古展首个专题展览:“寨子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一次看200多件夏商周珍贵文物,机会难得。

中华文明的源头群星璀璨,争奇斗艳,“月明星稀”的脉络逐渐出现在江河与洛斯之间。文物界常说,看到五千年文明去河南,不如现在去上海,看看走出古雾的夏商周祖先。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项目的推动下,他们表现出越来越清晰生动的表情。

曾几何时,夏天的古迹都很浅,如今在绳纹骨灰盒之外,更多精致的遗迹显露出来。萌萌的眼睛和弯弯的嘴唇,陶器上的动物脸,栩栩如生。二连内部装饰有绿松石兽面青铜牌,已经系了3600多年,一个都没有松。还有《猛汤誓》的商朝,其特点是台词流畅,跳跃自如,灵动飞扬,有一个绝顶聪明的小三,轮廓宏大,高贵——是武丁的女将军傅昊铸造的,每天都在这里。如果你还没看过龟甲铭文里这两个人感人的互动,不妨想想傅浩是如何大胆地切烤肉,从一只曾经昂着头,竖起耳朵的骨虎口中喝水的。更有花里胡哨的,从礼乐等级制度的缝隙中,有时可以发现一派天真烂漫,比如来自平顶山英果墓地的侧脸面具,古今独一无二,看着就笑;战国时期镶嵌金银球的鼎庄严地坐在展览入口处,向2000年前流传至今的错金银器工艺致敬。云彩和动物的脸,如磨,透露出对这个世界稳定的向往...

“寨子中国”特展,让夏商周“活”在当下。尝遍了河洛与河洛之间往来的三国重武器,经历了工匠之手,庙堂崇拜,战乱,如今突然出现在江南,撞见眼前...苗毅是悠闲的,遥远的,面对年轻的和年老的观众,同样的声音和情绪,一种激动人心的情绪。即使在河南,这样的规模也未必面面俱到。如今,河南的厚重历史和慷慨大度,加上现代上海对华夏先民的敬仰和上海世博会的策展智慧,让无数观众心生亲近,大饱眼福。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考古成果在这里蓬勃发展。如何让它从考古论文的高水平讲座中走出来,从教科书的寥寥数语中走出来,在普通人面前大放异彩,留在孩子心中,以物悟史,以史增信,上博,值得称道。半天参观了三代,开始知道“为什么是中国”——这是参观博物馆的妙处,也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魅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是当代中华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文化创新的瑰宝。参天大树有其根,胡爱山之水有其源。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更加迫切地需要寻根问祖,以史增信。

让更多的文物和遗产活起来,为传承中华文明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寨子中国”特展让江南沉湎于夏商周,成为这一时期上海最有价值的地方...

《人民日报》(2022年08月12日04版)

编辑:陈

发布于 2022-08-16 13:08:49
收藏
分享
海报
200
上一篇:呻呻呻呻第一次买菜有利可图,生鲜电商前景如何? 下一篇:最新的!仙游报告了一例无症状感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