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姐姐妹妹站起来》
节礼
荣国府内公中的库房分了内库和外库,贾琏掌管外院儿支出,凤姐儿原管着公中的私库,因病了现又将钥匙对牌账簿等交还给了王夫人,除此外各人又有自己的私库。
贾母的私库分了三部分,后院里东侧的两层小楼里,放些不常用的铜锡大家伙并桌椅等物,正院里西厢房放着各色绸缎布料和珍奇摆件,金银首饰宝石玉器等贵重之物则放在了正房的西二间里,层层锁了,等闲人是进不去的。
因琉璃管了私库,贾母索性将旁边的西耳房给了她住,不必和其他丫头们住在后院儿的抱厦里,原本此处是用来沐浴的地方,所以只盘了一个暖炕,没有床,贾母原想给她添上,琉璃没要,只加了桌椅,冬天里烧起火龙来,连着贾母的西暖阁,热烘烘的再舒服不过。
此刻琉璃正窝在房中,拿了本地理游记看得入神,鹦哥儿进来唤她,说老太太回来了,叫姐姐呢,琉璃放下书,起身整理了下,跟她一起去了堂屋。
贾母看她进来,问各处节礼可准备停当了,明儿跟着的人可备好了。
“老太太放心,东西我都让人收拾好了,也都一一看过,封好了,贴了签子在上面,跟的人也都让赖总管挑了齐整的,明儿一早换了干净衣裳,候在二门。”
“你做事一向有条理,我不担心,还有件事,凤丫头想回王家,可她怀着身子,你那大太太是指望不上了,府中事忙,老二家的明天也离不开,琏儿现在去只怕坏事,好孩子,我想着还是你陪凤丫头走一遭吧。”
“是,老太太放心,我送完各府后,下晌接了二奶奶去王家。”
“好,这里面是荣府的名帖和我的私章,你拿着。”贾母将一个锦缎盒子递给琉璃。
“我明儿要出门儿逛去了,老太太若有好酒吃,可千万留一口给我。”
贾母被逗笑了,此时只有鸳鸯在屋里,也笑着拿手指点点她,道:“你这丫头,总共只得两句正经话,就又轻狂起来了,明儿偏不给你留。”
贾母也打趣,道:“罢了,不管哪儿省下一口,给你留着就是了,你出门儿逛去,怎么不说带好东西回来给我们,难不成你平日里攒的银子专留着生小银子不成。”
“唉,我也知道老太太最疼鸳鸯姐姐了,我错了,明儿我定要买匹最时兴的红缎子来,给我们鸳鸯姑娘做嫁衣,莫急莫急,等我的银子都生了小银子,都留给姐姐添妆使。”琉璃说完,不等鸳鸯来抓她,赶紧躲到贾母后面,笑着做鬼脸儿。
“你这促狭鬼儿,今儿再不饶你。”
鸳鸯上来抓她,两人你追我躲,笑闹成一团,直把贾母乐的拍着软榻,大笑这两个丫头疯了,可是要拆房子了。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琉璃就收拾停当,妃色棉夹袄,月白罗裙,胭脂色羽缎灰鼠里对襟大袖披风,头上一对金镶珊瑚的缠枝花珠钗,下面缀了两颗粉圆珠子,富贵俏丽,拜别贾母,带了婆子丫头去二门处。
赖总管已经带了二十几个干净的小厮等着了,空地上是裹红贴纸的节礼,看着琉璃过来,面上带笑迎上去。
“琉璃姑娘好,一应都准备好了,姑娘再看看可有遗漏的?”
“赖大叔好,今儿有劳了。”琉璃福了福身,因着出身赖家,琉璃从不拿大,在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情况下,关系一直不错。
琉璃挨个儿看了一遍,蜡封盖了私章的封条都无损坏,才走回门口。
“赖大叔,还是依去年的例,先去四座王府,再去史家,送完史家后,回府接了二奶奶,再一道去王家。”
“听姑娘的,那王家的礼就先留下,等姑娘回来,还是我们家那口子和林之孝家的跟着姑娘去。”
“多谢赖大叔,琉璃告辞了”
“姑娘好走”
琉璃点点头,坐上青油幄布带着贾府标记的马车,后面跟着一长溜抬节礼的队伍往北面而去。
车里跟着的有翡翠和珍珠,小丫头橘儿和苹儿,赖大家的和林之孝家带了两个婆子坐了后面一辆车,珍珠是第一次出来,有些紧张,琉璃扫了一下这位未来的袭人姐姐,没有出声,继续闭目养神。
“琉璃姐姐,我们等会儿要跟着你进去吗?王府是不是比我们府还大?”橘儿伶俐,一进府当了小丫头就跟着琉璃了,比旁人更熟稔些。
“你和苹儿在外面车上等着,翡翠和珍珠跟我进去。”
橘儿撅了撅小嘴儿,看她闭着眼睛,不敢吭声,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儿如何忍得住,小声和翡翠她们叽叽咕咕,琉璃只做不闻。
“翡翠姐姐,你跟着出来几次了?”
“这可是第三次了。”翡翠骄傲的伸出三根手指头,在她们面前炫耀。
“快讲讲,快讲讲,王府里长什么样儿,比我们府里大吗?王妃好看吗?”
“我告诉你们,王府里规矩大着呢,王妃长什么样,我也不敢抬头看哪。”翡翠有些郁闷。
“哈哈哈”橘儿和苹儿不厚道的笑话,被翡翠拧了一把腮。
“小蹄子,你们是没见过那阵仗,我虽没用,琉璃姐姐却厉害的很,王妃问话,回得那是顺顺溜溜的,都夸琉璃姐姐呢。”
“翡翠,我听嬷嬷们说,去年就是因为外院儿送礼不妥当,丢了府里面子,老太太才指了琉璃姐姐专管要紧人家的来往,是吗?”
“别乱说,仔细挨骂。”翡翠瞅了眼入定般的琉璃,又悄悄的对着几人点了点头,她是家生子儿,父母家人都在府里,消息灵通的很,听家里人说,去年节礼滚到地上,弄混了清点时才发现少了东西,老太太大怒,府里边后来少了好几个管事,后面琉璃姐姐才接了这差,禁了人再谈论此事。
权贵府第多在北城,本就相距不远,不多时车停下,外面的小厮回报说北静王府到了。
贾府名帖递出去,不多时,有人来回,说王妃请姑娘进去说话。
琉璃听罢,对赖大家的颔首道:“那两位婶子就在此等我一下,我带着翡翠她们进去。”
“姑娘安心去,我们就在二门儿上候着。”赖大家跟着来过几次,轻车熟路,笑呵呵的让琉璃只管去。
北静王府的规制是要比国公府更大些,王妃身边的宫女领着琉璃等人从南北夹道过了三重宫门,绕过银安殿,才进了王妃的嘉熙堂,七间正房雕梁画栋,重檐斗拱,因王妃极爱海棠,院中植了好些,只是如今落了叶子,宫人们便挂了各色玲珑精巧的玩器上去,各式纱堆的花,木质的双鱼,蝙蝠样的五彩络子,长串的小红灯笼,又各缀了银铃,和着风声清亮亮的传出去。
从去年开始,四时三节外加上日常往来,琉璃来了许多次,和看她来了,早有认识的大宫女上来,领着往西暖阁里来。
北静王妃娘家姓冯,是冯阁老的嫡亲孙女儿,人生的清雅秀丽,夫妻和睦,只是子女缘上薄了些。
看着琉璃,脸上露出淡淡笑意,道:“你这丫头,还要我让人去请,不是说了来了只管进来,还弄这虚礼作甚?”
“今儿是正经送礼来的,自不好直接过来,所以多站了一会儿,来跟娘娘讨口茶喝。”琉璃规规矩矩行了礼,才站起身笑着回话。
“好,依你,如今礼我也收了,我们里面儿说话去。”冯妃很是熟稔的携了琉璃的手,进了西暖阁,让宫女们带着翡翠她们去吃东西。
琉璃感受着对方手上温度,脸上浮现一丝欣喜,道:“娘娘,您的手今冬不那么凉了。”
冯妃靠在炕上的背枕上,强压着琉璃坐下,眼睛亮亮的,道:“这儿没外人,你坐下,咱们说话,我前几天回了趟娘家,我妈偷偷请了安和堂的赵大夫来,找了个僻静院子,假托是给个穷亲戚媳妇瞧瞧,你道那赵大夫说,好生保养,再过个一年半载,身子再强壮些,子嗣上也无妨了。”
琉璃看着面前眼中水光盈盈的女子,心中暗叹,这般才情风貌,家室门第的女子,也不免忧于生育之事,不知将来林妹妹又如何,即便在自己来的世界,世俗二字对女子也是压力深重。
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个并不在乎世俗身份的有趣女子,发现了彼此想法很是一致,大有知己之意,虽见面机会不多,但一册新书,几句随笔,来往不断,也是这俗世中难得的了。
直到宫中颁下封赏,冯氏才肯放人,叮嘱琉璃,过几日她请人赏梅,务必随着贾府老太君过来。
出了北静王府,掏出怀中西洋来金表,竟然耗了一个时辰,好在几家王府相距不远,宾客不绝的情况下,只南安太妃处耽搁的久了些,其余两家只略略问了几句话就送客了。
贾母的娘家是保龄候府,老宅远在金陵,如今史府在京城的宅子是后来买的,在京城东南角上,连着花园很大一座宅邸。
这一代的史家兄弟哥儿三个,老大夫妇于镇守番地时染疫去世,只留下加几个月大的女儿湘云,蒙圣上天恩,老二史鼐袭了爵,如今迁了外省大员,不在京城。老三史鼎幼时做了忠顺王爷的伴读,情分深厚,又因着靖边建策有功,封了忠靖候,一门两候,风头可比如今的贾府足多了。
如今便是这位三老爷在京主持家业,琉璃让人通报,不多时便有人迎了出来,正是三夫人的陪房郭嫂子,如今是内管家了。
“琉璃姑娘,我刚还和太太说,你快到了,这人就来了,快随我进来吧。”
“有劳郭姐姐了。”
琉璃一路进来,因史家三老太爷丧事还没过七七,院中仍是一片素净,半点喜庆装饰皆无。
进了西院儿,就见三夫人白氏正在院子里拿了枝梅花儿逗弄一只白爪棕纹的狸猫玩,看她来了,将手中树枝一丢,爽朗笑道:“你可来了,我只问你,上次信里说的开药铺的事,你是做还是不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