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向ofo及戴威索要5亿借款(ofo总裁戴威)
本文目录一览:
欠债数十亿,如今又被骂上热搜,ofo小黄车为何黄了?
前几日,话题#ofo仍在自动续费#冲上热搜,已经很久没有动静的ofo小黄车就这样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线。谁也没想到,在“押金无法退回”成为用户“骂不动”的事实后,ofo如今还能祭出自动扣钱的“神操作”。那么,昔日的独角兽企业如今被骂上热搜,ofo小黄车为什么黄了?
OFO再次被骂上热搜,这下彻底“凉凉”
据北京晚报报道,几天前,有消费者反映自己的微信账户突然被扣了52元钱,经过查询发现竟然是ofo季卡在自动续费。为了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该消费者先是拨打了续费短信上留的电话,结果发现号码是空号;她又试图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联系ofo方,但也都没得到对方的回应。“现在的小黄车软件上,根本找不到能够解绑自动扣款的端口,而是完全变成了购物软件。这押金还没退呢,被强行转到了购物账户,联系电话也变成空号了,可自动续费功能他们却没取消,这种赚钱的方式是不是太过分了!”该消费者气愤地说。
报道一出,“ofo仍在自动续费”的话题便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各大官媒也纷纷斥责ofo的做法 ,其中澎湃新闻更是发文称ofo自遭遇危机后,不知给消费者挖了多少坑?先是ofo退押金不仅要排漫长的队,而且退费需要提交仲裁,费用高达6100元,这明显是摸透了用户心理后开出的流氓条款。而且此次曝出的自动续费,更是过分。 ofo已退出共享单车市场,企业却还在以共享单车服务的名义扣用户的钱。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ofo哪来的勇气? 随着各大官媒的表态,各界的指责铺天盖地而来。那么,昔日令所有互联网从业者都为之狂欢的独角兽,ofo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当下的这种危机情况下,ofo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被千万用户要求退还押金,“翻身”机会渺茫
在共享单车行业百花齐放的时期,ofo、摩拜、小蓝单车在资本界的融资可谓是战果累累。可发生摩拜被美团收购的局面后,ofo开始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此时,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烧钱热也停滞下来,ofo的声量以及投放数量开始减少,随后OFO“退押难”的问题被放大后,直接成为把ofo推向深渊的导火索。早在2017年5月,《证券日报》就已经报道过ofo小黄车存在押金退还未成功到账的问题。但因为当时退押金的人不多,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到了后来,伴随着ofo公众号接起了广告、向P2P导流等明显的商业化行为开始,大家纷纷猜测ofo遭遇了系列危机。
紧接着在当年6月,ofo小黄车将押金数额从99元提升至199元,老用户不需要多交押金,但退押金后下次再用需交押金199元。这一行为,彻底导致消费者对ofo的未来失去了信心,“退押潮”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为了缓解在资本圈遇冷的危机,ofo还是在这个时候采取了挪用用户押金的方式来缓解危机,其实挪用押金在行业内本来也算是潜规则,但这一问题在媒体们的曝光下,彻底引发了大众的恐慌。
不少用户选择将退押金难的问题告知媒体,媒体的密集报道反之又加剧了用户的恐慌心理。舆论一发酵,用户就去退押金,用户越是退押金,舆论就更猛烈,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来看,退押潮的到来似乎是压倒ofo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如今,ofoAPP上排队退押金的人数已超过1600万,日均退押金人数约3500人,以每人99元或199元押金计算,待退押金规模为15.84亿元~31.84亿元。假设退款速度不变,最长的用户要等待超过12年。不少投诉人表示:“已经越来越不抱希望了。”
欠债高达40多亿,不愿做资本棋子的ofo终被遗弃
如果说退不了用户的押金是压垮ofo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没有处理好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则是ofo走向败局的深层原因,这也是导致其负债累累的原因所在。 在ofo发生系列风波以后,其债额高达40多亿,几乎把股东、供应商、用户的钱都欠了一遍。 其中,阿里系是ofo最大的债主——ofo创始人戴威先后两次将公司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阿里共计17.7亿元借款。后来,蚂蚁金服再次借给ofo5亿元。去年,ofo声称17.7亿的债款已还清,但欠蚂蚁金服的5亿元是否还清却言辞模糊。
其次,除了股东,ofo在自行车厂商、物流公司、配件公司的债额也超过了3亿元。但这笔钱不管这些ofo供应商们如何“追债”,恐怕是要不回来了。因为目前,ofo名下已经没有可以被执行的财产。上文提及ofo欠这么多钱的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和资本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讲,是因为ofo的管理团队对于共享单车的 社会 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抱有极大期待,所以不甘心成为资本的棋子。
ofo想要凭借自身的实力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想整个项目被资本控在手里。但是对投资人和资本机构来说,ofo只是一个帮助其赚钱的介质,ofo既没有足够的底气让投资人听从管理团队的,也没有通过盈利强势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就让投资人不可能继续容忍一个由投资人捧起来的项目反过来挑战投资人自己的想法。就是在这种不服管的过程中,敢接盘ofo的机构更少了。从纯商业模式和商业表现来看,不愿意做资本棋子的ofo最终被资本当成了弃子。
小 结
总的来说,至于ofo是否还能翻身,答案已经很清晰了。纵观ofo的成长史,从最初被资本追逐的“肥肉”变成如今的一块“鸡肋”,ofo似乎很难再有别的出路。对整个行业来说,也许共享单车注定就不适合单个企业发展,市场也根本就不会有纯粹的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发展成为下一个滴滴。这是ofo血淋淋的教训。
消息称OFO还清蚂蚁金服欠款,ofo能否涅_重生?
有可能,因为现在的东西都在智能化,之前出现的问题在之后肯定能得到解决的。据多个消息源透露,ofo已于近期还清了蚂蚁金服的借款。对于这一消息,蚂蚁金服方面表示不予评论,而ofo方面由于已经没有公关业务负责人,长庚也无法与他们联系求证。
消息人士称,今年3月ofo在北京延庆等地推出有桩模式的共享单车以来,每月的营收接近千万人民币,通过结构优化,人员薪资和运营成本已经控制在每月100万以内,以此计算,月纯利都在数百万以上。不过随着冬季的来临,ofo将可能面临收入锐减的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ofo在去年3月宣布完成总额为8.66亿美元的E+轮融资,该笔融资由出让股权和债权方式获得。随后业内传出消息,ofo所谓的这轮融资主要是通过抵押共享单车资产获得。
2018年2月,ofo向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抵押了所持有的444.75万辆共享单车,并从后者那里获取了5亿元人民币的借款。云鑫创业正是蚂蚁金服的关联公司,由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蚂蚁金服CEO井贤栋也在该公司出任法人。几天后,ofo又向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抵押浮动数量的共享单车,并获得总额为12.66亿人民币的借款。
消息人士透露,这两笔借款的规定归还时间为2020年2月。去年9月ofo获得最后一轮融资后,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是用来归还这两笔抵押贷款。“去年融资后归还了大部分借款,今年做有桩业务的盈利基本上也都用来归还贷款,目前听说的是蚂蚁金服的贷款都已经还清,至于天猫的12.66亿借款有没有还完就不太清楚了。具体情况估计只有戴威本人和主要股东知道。”消息人士向长庚君做出上述表示。此外,也有ofo离职高管透露,戴威本人曾表达过已经还清蚂蚁金服借款的言论。
另有接近ofo的人士告诉长庚君,以目前的盈利状况,ofo想要破产清算恐怕都难。不过,对方也透露,目前每月数百万的盈利多少有点“竭泽而渔”的意味。比如ofo推出有桩模式后,如果用户不按规则停车,则需缴纳20元车辆管理费。目前已经在北京延庆、深圳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虽然商业上比较成功,但是在用户口碑上却陷入低谷。
未来还要面临的难题是ofo在用市场上的存量自行车尝试有桩模式,未来已经没钱采购新车,而且随着北方冬天的临近,营运车辆的损坏率在上升,骑车人群的比例则开始下降。这些都说明目前的盈利不可持续。此外,虽然蚂蚁金服的贷款已经归还,但在APP上,仍有超过1600万的用户排队退押金,以每个用户199元的押金计算,仍然需要近3.2亿的资金才能让ofo涅槃重生。
北大研究生创业失败:从融资40亿到拖欠5亿,1600万人排队退钱
曾几何时,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曾有一道亮丽的“黄色风景线”。
而仅仅5年时间,ofo小黄车从风靡一时到无人问津,甚至因为押金的问题,以至于部分用户现在谈起也会为之愤愤不平。
ofo小黄车是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平台,其成立之初的宗旨在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自2015年6月项目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投入1000万辆共享单车,市场面向海内外,并向全球20个国家、超2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的出行服务。其业务发展之迅速,也证明了“共享单车经济”是大势所趋。
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ofo小黄车的生命周期只延续了5年。2019年小黄车破产,创始人出走,至今还有1600万人未退还199元押金。更让人气愤的是,有用户表示ofo共享单车App上,未退押金的用户已无法查看自己退押金的进度,这是否意味着未退还押金的用户永远也拿不到这199元?
一、ofo创始人戴威的创业故事
戴威,北大经济学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本科。除此之外,其父亲也是央企的重要干部,顶着高知、高干的光环创立了ofo这个品牌。
起初ofo的定位并不是共享单车平台,而是骑行 旅游 。是因为当年戴威本科毕业去青海执教一年,期间的每个周末都会骑行往返县城与小镇。骑行带他看遍了青海的壮丽山河,也因此爱上骑行。
支教结束后,戴威回到北京和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个骑行 旅游 的品牌ofo。创业一段时间后,当ofo的账面上只剩400块时,戴威不得不承认,骑行 旅游 太烧钱。
紧接着2015年6月,ofo开始改变方向做共享单车,并宣告了自己的愿景:只连接车,不生产车。4个月之后,ofo在北大的单日订单量突破3000单,这也让戴威看到了共享单车在校园里的需求之大。
次年的1月,ofo拿到了金沙江创投的首轮投资:1000万元,这也是ofo创立以来的第一笔投资。据戴威描述,“拿到投资后,当时他和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趴在国贸三期商城的围栏上感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
半年后,ofo和竞争对手摩拜单车成为2016年下半年最热门的创业项目。与此同时,在接下来四个月的时间里,ofo相继完成4轮融资,直到2018年,ofo累计融资金额超40亿美金。
但潮起潮落,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会有多落魄。2018年年底,ofo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5个亿,1600万人排队退押金,而此时戴威也早已逃之夭夭。
二、ofo小黄车负债累累
从融资40亿美金到拖欠供应商5个亿,1600万人排队退押金。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ofo今天的结局。
1、资本垄断所致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为什么ofo能够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领头羊,因为有资本的推动。商业市场中看似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背后资本的博弈,而ofo之所以会败走华容道,实际上就是背后没有资本的支撑了。
当时滴滴投资了青桔单车,蚂蚁金服投资了哈罗单车,美团投资了摩拜单车,只有ofo坚持独立运营。
面对资本的撤场以及前期不断扩张的市场,ofo仅凭自身业务几乎难以存活下去。
2、单车损坏率高,后期维护成本高
共享单车的概念固然美好,可现实是街边随处可见的小黄车被损坏,废弃小黄车堆积如山。
这些都是由于小黄车的损坏率极高,从而导致废弃率和后期维修成本高。
一辆小黄车的成本是200块钱,而每骑一次是5毛钱,假设每人每天骑2-3次,那一天就是一块五,大概需要3个多月才能回本。但是一辆小黄车可能还没到3个月就要维修,甚至被废弃。
3、前期扩张太快,导致后期接不住
按照正常商业逻辑来看,扩张是建立在项目盈利且有充足的基础之上,稳扎稳打。而ofo前期就是纯烧钱来打开市场,这对资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资金链断裂就要出问题。
这或许是当下互联网商业市场的玩法,品牌不是靠慢慢积累出来的,而是靠钱堆出来的。而消费者在商业市场中也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因为能被我们看见的都是经过资本挑选好的。
三、结束语
商业市场变幻莫测,虽说ofo被拉下神坛也是众多因素的结果,但作为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对用户负责难道不是首当其冲的吗?可事态却发展为消费者需要主动维权。
拖欠供应商5个亿,1600万人排队退押金,创始人却逃之夭夭,这样的结果真的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持续分享有价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