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李彤)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近15%。有业界人士表示,伴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变化、游戏产业出海布局,着眼于高品质的长线开发和稳健运营,正成为我国游戏行业发展的趋势,游戏著作权保护值得关注。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解读《报告》时表示,虽然收入依然保持增长,但在“宅经济”效应衰减、爆款产品数量下滑的影响下,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他说,目前国内游戏用户规模6.66亿,同比增长0.22%。尽管用户数量趋于饱和,但随着防沉迷新规落地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逐渐深化,用户结构将进一步趋于健康合理。
移动游戏是业界关注的重点,《报告》显示,移动游戏依然占据国内游戏市场主流,总收入占比为76.06%。客户端游戏占比19.83%,基本保持稳定;网页游戏仍在萎缩,占比仅为2.03%,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比均继续下滑。
“由于今年移动游戏新品上线明显减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原有产品支撑,致使增幅同比缩减28%。”张毅君说。
记者梳理发现,从2021年上市游戏公司三季报看,约有七成公司实现盈利,但近半数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缩水的公司占到五成,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公司达到四成。
北京娱美德知识产权服务公司CEO徐廷旭表示,在产业监管趋严、版号总量严控的背景下,从短期看新游戏研发和上线计划将受到影响,对规模小的游戏厂商影响大,从中长期看则利好行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将改变产品传统的开发、发行、运营模式,游戏厂商将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精细化运营上。
有业界人士表示,前些年游戏企业的广告成本决定了收入,国内游戏企业的渠道费用全球居高,广告部门竞争激烈,在开发端的投入少,往往更偏向开发周期短、上市节奏快、性价比高的产品。但随着既有市场红利的消失和中国游戏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研发能力考验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徐廷旭表示,为了寻求利润的长期增长点,国内游戏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移动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会为海外市场带来更多优质的选择。过去一年,出口海外的自研移动游戏中,策略、角色扮演、射击类游戏获得了用户喜爱,但缺乏大型制作的高品质产品,这是未来中国游戏产业提升的空间。
“伴随我国游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出海规模的增长,中华文化、中国元素的影响力也将随之提升和扩展。”张毅君表示,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变化,产品形态共生发展趋势明显,精品游戏“多端并举”渐成趋势,游戏自创IP的重要性凸显。
徐廷旭认为,除了现有的游戏产业链外,基于游戏衍生的IP产业也值得关注。IP的热度来自于移动游戏的爆发,玩家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款移动游戏的背景、人物、技能,吸引了大量的流量,从而带动流水的提升。但也出现了不少顶着IP,质量参差不齐的游戏产品,及IP侵权、著作权侵权的现象,这也是产业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