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卢世秀,主任医师, 东城中医医院中医内科(肺病)专家,每周二、周四上午出诊,医学硕士。大师路志正教授和晁恩祥教授的亲传弟子,北京市名老中医,首批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慢性咳嗽、慢阻肺、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癌、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心肌病、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眩晕、糖尿病、痛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类风湿关节炎、肿瘤、湿疹、荨麻疹、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子宫腺肌症、鼻咽炎等疾病长期以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对肿瘤治疗的疗效判定都是以瘤体是否缩小或消失为标准的, WHO提出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是将肿瘤的大小变化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病情进展(PD)。因此,消灭肿瘤是第一要务,按照中医的话说是除邪务尽。扶正祛邪的中医治疗原则,不但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肿瘤治疗,甚至也被现代医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然而大量的临床病例表明,对某些恶性肿瘤或肿瘤的中晚期这一原则并不适用,甚至有害,下面就此问题谈谈个人见解。一、扶正祛邪治则的反思所谓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所谓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其中根据正邪双方的消长盛衰情况,又有先祛邪后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或扶正与祛邪并重等不同的内容。一般认为,祛邪是治疗的最终目标,扶正是为了祛邪,邪去才能正安,除邪务尽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西医早期的观点是务使癌瘤缩小或消失,采取的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等,必欲致癌瘤于死地而后快。中医的早期治疗也是遵循这一原则,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毒攻毒”是中医治疗肿瘤常用的方法,砒霜、马钱子、芒硝、蟾蜍、蜂房、三棱、莪术、半支莲、山慈姑、雄黄、水蛭、甘遂、朱砂等峻猛有毒之品常被采用。除邪务尽的理念在中医和西医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得到了同样充分的实施。然而大量的临床病例显示,虽然采取了各种祛邪的方法使瘤体“不见”了,但病人机体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过分强调祛邪的结果是邪去正伤,许多患者因此而病情加重,甚至有人提前走完了人生的历程,这在一些恶性肿瘤和癌症中晚期的治疗中尤为突出。这种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与医学初衷背道而驰的思维方式,不能不引起医学界的深刻反思。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众多的沉痛教训,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对一些目前还没有有效祛除病邪方法的疾病的治疗中,是否一定要坚持祛邪的原则?是否一定要除邪务尽?人们能否找到一种比祛邪更好的方法以延长病人的生命,保证病人的生存质量?大量带瘤生存的病例给了我们以启发,改“祛邪”为“抑邪”,通过扶正的方法监视邪、管制邪、控制邪,使邪与正长期“和平共处”,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机体的病态平衡,达到延长寿命和保证生存质量的目标,这就是“扶正抑邪”的思想。实际上“扶正抑邪”的思想早已有之,只是医疗理念的不同,未能引起后人的重视。清·高秉钧《疡科临证心得集》在论述“乳岩”时说“凡犯此者,百人百死,如能清心静养,无挂无碍,不必勉治,尚可苟延,当以加味逍遥散、归脾汤或益气养营汤主之。”又论述“失营”(相当于鼻咽癌转移)时云:“此证为四绝之一,难以治疗,若犯之者,宜戒七情,适心志,更以养气血,解郁之药,常常服之,庶可绵延岁月,否则促之命期已。其应用之方如:加味逍遥散、归脾汤、益气养营汤、补中益气汤、和营散坚丸等,酌而用之可也。”高氏在此明确指出了治疗此类疾病的几点注意事项,首先“不可勉治”,第二要“清心静养”,“ 戒七情,适心志”,第三要用“养气血,解郁之药,常常服之”,如此才可“绵延岁月”。高氏所用之方皆为扶正方剂,目的不言自明。先人虽早有论述,但受现代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癌症的治疗都忽视了这一点。只是后来在对患者生存的整体评价时才意识到只见疾病不见人的思维方式的局限,这里的教训是深刻的。二、扶正祛邪与扶正抑邪的异同“扶正祛邪”与“扶正抑邪”虽只一字之差,但治疗思路和手段却不尽不同。二者在扶正上是一致的,都是要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 但在对邪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上却大相径庭。从治疗目标来说,扶正祛邪着眼于邪的有无,强调除邪务尽,以邪去为最终目标;扶正抑邪则着眼于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以邪不破坏机体的病态平衡为目标。从临床适用范围来说,扶正祛邪适用范围广,绝大多数肿瘤都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治疗;扶正抑邪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主要用于指导某些恶性肿瘤和癌症晚期的治疗。从治疗方法上来说,扶正祛邪主张在扶助正气的同时采取各种祛邪的方法,如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甚至以毒攻毒。扶正抑邪则主张用平和补益之法,多以调理脾胃、养阴益气、补益肝肾、宁心安神等法治之。从方药上来说,扶正祛邪多以消散、通利、破血、软坚甚至大毒之药,如前所提及的峻猛之品以及红花、山甲、鳖甲、白花蛇草及虫类药与扶正之品合用;扶正抑邪则主张尽量少用或不用有可能损及正气的药物,参、苓、芪、草、生熟地、白芍、枸杞等常用。三、扶正抑邪治疗肿瘤的机制探讨中医理论认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虚则成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免疫机能低下密切相关,肿瘤患者大都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或后天因素导致体内防御机能减弱,对外来致癌因子抵御不力,对出现渐变的异己细胞未能排斥和歼灭,这证实了中医的认识是正确的。诚如肿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所说:“在细胞水平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失调”;在分子水平上,我们又可以看到控制基因或抑癌基因(如p53、p16)的丢失。这些,都可以理解为祖国医学中‘正虚’的范畴”。[1] 当代学者及医学家们在继承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和技术手段对扶正中药的抗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出了中药抗癌的机理。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消灭肿瘤或带瘤生存的效果。如对黄芪、人参、女贞子等扶正中药的研究表明,以上药物对NK细胞、T细胞亚群、LAK细胞、巨噬细胞等有调节作用。另外对中药方剂的研究也证实,十全大补汤有促进体内产生干扰素的能力,补中益气汤可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并明显抑制移植肿瘤的增生。2.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抑癌目的。研究表明,许多扶正中药都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如黄芪、当归、党参、枸杞、五味子、芍药、生地、甘草、茯苓多糖等,都可诱导产生细胞白介素-2和γ-干扰素,从而介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扶正抑邪是对扶正祛邪理论的发展,它是在经历了大量的失败病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它的指导下的临床,又使多少人延长了寿命和提高了生存质量。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研究的深入,扶正抑邪的机理也会得到更透彻的阐明。这更将使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治疗验案1.结肠癌术后,肝转移肺转移案例有一位晚期结肠癌的女性患者,51岁,2007年第一次就诊时,已经出现肝转移,肝脏介入化疗后,继而又出现了肺转移,又作了胸腔镜切除。几次手术后患者身体很虚弱,全身无力,咳嗽频作,胸闷气短,恶心纳差,胁腹胀满,大便溏,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这时既有脾肺不足,又有肝胃不和,湿热内蕴,我给她用了健运脾胃,调中益肺,宣肺止咳,舒肝和胃等法调理治疗。结果患者服药后病情很快改善,各种症状都明显减轻,同时使患者建立了信心,患者坚持服药4、5年,至今间断服中药8年,这些年间,无论感冒或肺部感染,还是泌尿系感染,都及时服中药治疗,多年来肿瘤非常稳定,未复发转移,于2021年因其他病去世。2.肺癌(中央型)案例一位53岁女性,2008年初诊,这个患者是中央型大肺癌,包绕着主动脉、肺动脉,没办法手术,在北肿化疗了1次,因副作用很大,就受不了了,然后就找一个中医专家看,一段时间后病情越来越重,全身无力,不能进食,咳嗽咳痰,第一次找我时,一天只吃3个饺子皮的面片儿汤,行走困难,气喘无力,咳嗽胸憋,形体消瘦,眼圈黑暗,这样的病人必须先调补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看了两次之后,病人食欲就好了,是量增多了,随着精神体力都好转了,接着就调中益肺,化痰止咳,患者的症状消失了,病情稳定了,坚持服药2、3年后,改为间断服药。病情一直稳定,复查胸部CT,肿瘤竟然消失了,她爱人拿着CT片给我看,我都不敢相信是她的片子。
海报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