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50和m华为]Mate50Pro评测,mate50pro评测
9月6日下午,华为Mate50系列发布,在发布会后我们也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了上手内容,不过由于时间关系,很多体验层面的内容都没有涉及到,这也让不少想买但一直观望的用户看了之后觉得不尽兴。今天,在华为Mate50系列正式开售之前,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深度体验内容,或许看过之后大家会对今年的Mate50系列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对于正在观望iPhone 14系列的用户,以及手持Mate40系列、P40系列的老用户,希望看完本次的Mate50 Pro深度体验内容,心中会有一个如何选择的答案。废话不多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天使用下来,华为Mate50 Pro给我的感受如何。
Mate50Pro评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9月6日下午,华为Mate50系列发布,在发布会后我们也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了上手内容,不过由于时间关系,很多体验层面的内容都没有涉及到,这也让不少想买但一直观望的用户看了之后觉得不尽兴。今天,在华为Mate50系列正式开售之前,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深度体验内容,或许看过之后大家会对今年的Mate50系列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尤其是对于正在观望iPhone 14系列的用户,以及手持Mate40系列、P40系列的老用户,希望看完本次的Mate50 Pro深度体验内容,心中会有一个如何选择的答案。当然,我也是从一个Mate40 RS保时捷用户角度出发来完成的本篇内容,其中也有一些个人角度的观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废话不多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天使用下来,华为Mate50 Pro给我的感受如何。
Mate传承,辨识度依旧拉满
在Mate50系列发布之后,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外观方面,欣赏的有,批评的也有,其实不管是夸赞还是批评,都是好事,说明这款产品的热度足够高。从产品角度来看,Mate50系列的外观设计是延续了Mate系列的基因的,而且相较于上一代的Mate40系列依然有着颇高的辨识度,拿在手里即使带壳,大家也能一眼看出来你换了新手机。
这次华为一口气推出了曜金黑、流光紫、冰霜银、昆仑破晓和昆仑霞光五种配色,后两者使用的是非常受捧的素皮材质和昆仑玻璃,这样的结合想不火都难。从最新数据来看,预订Mate50系列的用户,有一半选择了昆仑玻璃版本,足以见得受欢迎程度。我使用的是昆仑破晓版本,手感确实舒适,颜色也非常耐看,入手之后非常适合不戴壳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个问题,由于昆仑破晓版本相机模组部分是大片黑色玻璃,不耐脏,指纹或者是一些浮尘会看得比较明显,从这个层面来看,昆仑霞光、冰霜银、流光紫应该会更耐脏一些。
在这里,我也告诉大家几个保养素皮手机的秘籍,1、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高温高湿环境下,避免直接接触热源;2、注意避免与油脂物质、化妆品、香水、氢醇溶液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素皮后盖串色的材料接触;3、注意勿使设备后盖沾水,若表面不慎沾湿或污损,可使用干净柔软的无绒浅色吸水布轻轻擦拭,吸干水分后自然通风晾干,千万不要用肥皂或溶液清洗;4、注意不要使素皮后盖表面遭其他物品刮蹭。
至于说昆仑玻璃,使得整机耐摔能力提升10倍,其实给了消费者很好的安全感,非常符合我可以用不到但是你不能没有的定律。而且昆仑玻璃版本只比普通版本贵了200块钱,选择昆仑玻璃版本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虽然说我自己并没有实测昆仑玻璃版本到底有多抗造,但是网络上现在已经有许多测试视频,比如直接摔或者用来砸核桃,昆仑玻璃都经住了考验。虽然这只是一个测试,不过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手机屏幕已经碎了仍在使用的用户,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很有参考价值,不管是自己摔碎的还是熊孩子摔碎的,昆仑玻璃是可以提高手机屏幕破碎门槛的。
在此前的一些产品上,比如华为P50系列的典藏版,华为就推出了纳米微晶玻璃,当时的抗摔性提升5倍,而现在的昆仑玻璃更像是纳米微晶玻璃的进化版,抗摔性进一步提升。在这之后,我们应该会看到昆仑玻璃在P系列上的运用。另外一个层面,昆仑玻璃在Mate50系列上首秀,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代产品的产品力。比如搭配上卫星通信、应急模式、IP68级防尘抗水(高于行业标准,做到6米抗水)能力,它甚至有潜力去取代三防手机,某种层面来说,Mate50系列给了探险用户一个新的选择。
机身正面,华为Mate50 Pro搭载的是一块6.74英寸的10.7亿色120Hz OLED屏幕,补齐了上一代产品120Hz高刷和色深方面的配置,搭配1440Hz高频PWM调光,有效减少频闪,日常使用体验非常不错。屏幕素质之外,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小伙伴在关注这次的刘海,确实,刘海让Mate50 Pro有了一种穿越感,可能是穿越到了自家的Mate20系列和Mate30系列上,也可能是穿越到了iPhone 14上。当然,刘海也让它的正面辨识度进一步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除了苹果和华为自家产品,目前市面上可能都没有什么搭载刘海屏的产品了。
为什么选择刘海而没有沿用Mate40 Pro的挖槽屏,相信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对于还没有上手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最先看到的是屏幕变刘海了,用过之后你也会发现,在上一代产品上比较受追捧的隔空手势功能目前并不支持,如果你在Mate40系列上用习惯了这个功能,换过来之后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另一个就是Mate30系列和Mate40系列两代瀑布屏,其实让不少用户已经习惯了,而且搭配侧边音量调节功能非常自然。不过现在Mate50系列由于屏幕曲率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侧边音量调节功能也没了,老用户同样需要有一个习惯的过程。
华为影像XMAG,不要神化,更不要低估
在华为Mate50系列亮相之前,华为就高调发布了华为影像XMAGE,这让不少人对这个充满了期待,也对Mate50系列的影像能力有了更重的好奇心。我也一样,过去几年里,看着华为与徕卡合作的风生水起,影像实力也是不断精进,自然也对这次的Mate50系列好奇不已。现在我就带大家来看看Mate50 Pro的影像是个什么样的表现。
首先来说感受最直观的XMAGE风格,通过顶部的风格切换按钮就可以切换不同的XMAGE风格。XMAGE风格分为原色、鲜艳、明快三种,原色真实纯净,自然细腻,所见即所得;鲜艳沁润色彩,明暗有致,渲染沉浸范围;明快通透质感,层次分明,定格生动细节。我们来看一组三种风格的样张对比。
日常使用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切换三种不同的XMAGE风格,在不同的场景中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就要看大家的喜好了。而且,相信大家也看到Mate50 Pro的水印了,很有辨识度,看起来也充满高级感。当然,它有两种水印可选,另一种在后续的样张中大家可以看到。
在相机界面,切换XMAGE风格的旁边就是滤镜,我们可以选择经典、晨光、清纯、灰调、黑金、蓝调、青橙等滤镜。在录像的时候,滤镜会有所调整,加入了AI色彩和人像虚化两种,可以针对视频拍摄带来更进阶的效果。
在XMAGE风格之外,大家最最关注的应该就是可变光圈了,它这个其实是针对主摄设计的,我们甚至可以肉眼看到光圈的大小调节,非常震撼。自动模式下,华为Mate50 Pro拥有四档智慧光圈,可根据不同场景智能匹配光圈大小,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日常拍照时会用到的;专业模式下,华为Mate50 Pro则可以实现十档可调物理光圈,可随心调整景深范围和虚化程度,这对于习惯使用专业模式的用户又多了一些专业性和趣味性。可变光圈的加入也让Mate50 Pro的专业模式界面有了些许变化,通过调节A我们就可以调节光圈。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有这样的疑惑,可变光圈会提升我的摄影体验吗?其实用过之后你就会发现,可变光圈的加入让Mate50系列的摄影玩法多了起来,可以让很多专业用户在它身上找到使用专业模式、可变光圈摄影的乐趣,这在之前的手机上是无从体验的。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变光圈的加入会为我们呈现出一张靓丽的照片,而对于我来说,它可以激发我对专业模式的探索,会试着去用不同的光圈拍照。怎么说呢,华为Mate50系列可变光圈的加入可能会改变你的手机摄影习惯,让你有了对ISO、快门速度、光圈这些专业参数探索的的兴趣,会让你试着在这些专业参数当中找寻光感的平衡。
另外一个疑问就是很多手机的相机里不都有大光圈模式吗?这不和Mate50系列的可变光圈一样吗?确实,这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华为Mate50 Pro也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在大光圈模式里做了一个新颖的设计,区分出了传统的虚拟光圈,加入了独家的物理光圈,并且都可以手动调节。华为也给出了说明,虚拟光圈是融合软件算法和物理光圈能力,可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建议相机和拍摄对象不超过2米。而物理光圈可直接调节镜头光圈,获得物理级精细虚化效果。
带来业界最大F1.4光圈之外,Mate50 Pro的5000万像素超光变主摄也使用了华为自研的RYYB滤镜阵列,这让它的进光量得到了巨大提升,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就理解为什么华为这次要把Mate50系列的影像系统命名为超光变影像系统了吧,这其实就是光的艺术。如此一来,华为Mate50 Pro的暗光拍摄能力依旧有一手,如果你喜欢晚上出去拍照,那么Mate50 Pro值得一试。
主摄之外值得一说的就是这颗广角微距镜头,可拍摄广角照片之外,还可以拍摄2.5cm超级微距照片,让你去探索有趣的微观世界。在超级微距模式下,我们可以切换广角、1x、3.5x、10x的变焦效果,最大可以放大15x,从而带来不同的拍摄效果。
得益于此,使用Mate50 Pro我们也可以看其他产品的屏幕排列方式(我顺势拍了我显示器的排列方式),有点像之前一些产品的显微镜功能了。而且为了方便拍摄时精准找到拍摄物体,Mate50 Pro还加入了微距的取景框,用起来真的方便不少。
另外,在长焦拍摄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当我们变焦到100X的时候,取景框会显示一个脚架的小标志,点一下就可以开启脚架级防抖,开启之后确实防抖能力会进一步提升,这在用户使用100X拍照时会好感倍增,虽然100X平时用的场景并不多,但是关键时刻可以够稳,比如拍月亮这件事儿。
在录像方面,华为Mate50 Pro这一次加入了HDR Vivid录制,使用该模式录制可以提升色彩和对比度,实测在720p/1080p/4K@30fps的时候可以使用,对于视频创作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助益。HDR Vivid作为行业的重要标准,未来我们会在更多产品上看到。
黑科技加持,这很Mate
在消费领域,大家对卫星通信其实是比较陌生的,华为Mate50系列此次将卫星通信引入到手机上,可以说是激起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华为Mate50系列也成为了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在地面无网络信号覆盖的环境下,用户可通过畅连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出,从而与外界保持联系,并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让我们在野外也有十足的安全感。
华为Mate50系列的卫星通信在城市地面、原始森林等场景都可以使用,使用场景是比较广的。对于接收端,并不需要是华为手机,也不需要安装畅连APP,地面站会把卫星消息转换成普通短信,普通手机也可以接收到Mate50系列发出来的卫星消息。消息发送成功之后,会显示收到卫星回执,如果显示未收到回执,代表发送不成功。对于卫星通信这个功能,华为李小龙给出的总结是一生用一次,一次续一生,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刻救命,为用户的安全带来了多一重的保障。
关于卫星通信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演示,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视频评测,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而卫星通信作为Mate50系列的一个重要卖点,这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产品上,华为更多产品可能会陆续用上卫星通信,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另一项黑科技就是应急模式了,这也在发布之前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我们先看体验层面,它和华为之前的超级省电界面类似,整个界面变黑,并且可以添加几个需要使用的应用,以解燃眉之急。Mate50系列的应急模式支持通话12分钟或亮码10次或扫码4次等应急操作。在技术上,应急模式是通过聚能泵技术,智能聚合机身电池的残余电量,在1%低电量下自动开启功能,并不需要用户去手动操作。
还有一项就是智感扫码功能,无论是支付码、场所码,都可以自动分类跳转,用户在任何界面返回桌面时,只要敲击后盖或者点击屏幕上的提示就可以快速扫码。日常生活中不论是支付还是扫健康码,也都变得更快捷。当然了,后置带来的智感扫码和前置带来的智感支付形成了非常统一的体验,如果面对的是扫码设备,正面可以直接调出付款码,如果面对的是二维码,后置可以智感扫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拿出手机而已。
写在最后
从2013年首款Mate发布,到2022年Mate50系列亮相,华为Mate系列走过的十年不光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在用创新科技引领智能手机的不断突破。往小了说,Mate系列助力华为冲击高端市场,让全球用户认识到了华为这个品牌;往大了说,华为Mate系列成为了国产高端的代表之作,在面对苹果、三星这样的国际大厂时,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有勇气也有实力去掰手腕。
但是在2019年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不光Mate系列面临着重重困难,品牌亦是如此。在这些年里,华为的千军万马始终以破釜沉舟的毅力以及坚定不移的科研投入,不断地向技术瓶颈发起冲锋,突破是迟早的事情。正如这次Mate50系列发布会的一句话跨越山海,终见曙光一样,华为既涉过深海,也登过高山,现在华为正处于破晓时刻,曙光就在眼前。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代产品能够麒麟归来,5G再现。
Mate50Pro评测相关阅读:
华为Mate 50 Pro评测:自研影像登场,卫星通信破局 | 钛极客
华为Mate 50 Pro
进入2022年,智能手机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高端智能手机正在逆势上涨。
根据数据调查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批发价在400 美元(约合人民币2750元)及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份额,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31%上升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33%。与整体市场的14%同比下降相比,高端市场的销量仅下降了10%。华为作为曾经国产手机的霸主,虽然因为被制裁不得不让出了部分市场,但根据Counterpoint数据,华为如今仍然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11%的市场份额和第三的排名(前两名为苹果和vivo)。
对于华为Mate 50系列,外界普遍认为是华为希望通过高端手机,延续其市场的火种。新品加入了自研昆仑玻璃、自研可变光圈影像系统、卫星通信以及低电量下启动应急模式,都属于用户易感知的功能。此次钛媒体拿到的具体型号是华为Mate 50 Pro,也就是其中的高配版,具体其产品力表现力如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自研影像首秀,算法仍是王牌
在算力逐渐接近瓶颈、外观趋于同质化的当下,智能手机的影像表现,毫无疑问是目前各家最重要的差异点。
影像模组
作为华为自研影像XMAGE的首款落地产品,华为Mate 50系列把光圈可调节的设计融入手机影像系统中,自动模式下拥有四档智慧光圈,可根据不同场景智能匹配光圈大小。专业模式下,通过十档可调物理光圈,可调整画面的景深范围和虚化程度。
夜景样张
室内样张
从实拍样张看来,在弱光情况下,华为Mate 50 Pro会优先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以获得更多的进光量。实际来看,这样的好处确实有很多,像是画面整体的通透程度会更高,明暗对比也会更加自然。另外可变光圈的设计配合华为传统的超级夜景模式,通过计算摄影的方式,可以实现高动态范围的画面拍摄。
大光圈虚化样张
大光圈虚化样张
样张局部放大
另一方面,在可变光圈的硬件基础和计算摄影的支持下,Mate 50 Pro展现出了超出一般智能手机的虚化表现能力。无论是物体识别的精准度、虚实过渡的顺滑程度、还是焦外弥散圆的真实感,都十分逼真。不经过仔细放大查看,很难察觉其与大传感器+大光圈镜头的单反、微单相机的区别。
虽然目前还无法得知,软硬结合之中可变光圈的设计对于虚化表现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从结果来看,Mate 50 Pro的表现可以说是目前智能手机中虚化表现的标杆。
月亮模式
作为主打影像的智能手机,潜望式长焦镜头自然也是不能缺席的。华为Mate 50 Pro采用了一枚64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摄像头,F3.5光圈,支持OIS光学防抖,光学变焦3.5倍。在高像素的传感器支持下,华为Mate 50 Pro最高支持100倍的混合变焦,传统的拍月亮功能自然也是得以保留。
微距模式样张
除此之外,华为Mate 50系列还采用全新的广角微距摄像头,支持2.5cm超级微距拍摄。由于采用了大底片的设计,加上对焦距离短的原因,本身就自带一定的光学虚化,拍摄到的花卉在视觉上也会比较突出。
综合来看,在结束与徕卡的合作之后,华为可以说没有任何的阵痛期,便直接用XMAGE自研影像完成了接棒的过程。如今来看,此时此刻华为XMAGE的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影像风格和表现,无论是画面的颜色细节还是传统的超级夜景功能,都得以很好的保留。另外从可变光圈和计算摄影结合带来的大光圈虚化模式来看,华为的计算摄影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随着算力的不断提升,以及AI学习能力的加入,未来在影像领域华为有着光明的未来。
卫星通讯,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端智能手机所面向的高净值用户,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是十分在意的。在手机方面,最为人们担心的事情无非两点,一是没信号,而是没电。华为针对这些需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卫星消息功能
首先就是加入了与北斗合作的卫星消息功能,无论手机是否有信号,只要是能够找到一个开阔的区域,就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实现卫星消息的功能。
卫星信息回执及消息形式
假设使用者身处荒漠、海洋、高山,或者遇到地震等情况,无法连接地面网络信号,华为Mate 50所搭载的卫星信息回执就可以通过卫星将文字和位置以信息发出,并获得信息已妥投的反馈,从而在意外发生时,提高生存的概率。
客观来看,这一功能日常使用的几率确实不高,毕竟现代社会想要身处险地也不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但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华为Mate 50通过这一功能传递给用户的安全感才是其中的关键。
低电量应急模式,可解燃眉之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的依赖早已不是通讯工具这么简单。公交卡、打车、回家的门禁卡以及出入公共场所的绿码,都和智能手机牢牢绑定,一旦手机没电那真是寸步难行。
低电量应急模式
华为Mate 50系列此次搭载了聚能泵技术,可将电池内部残余电离子重新聚合,在1%低电量下自动进入应急模式,满足低功耗应用的应急使用,并且通过技术解决低电量强行使用损伤电池寿命的问题。
该模式下可手机待机3小时,通话12分钟、亮码10次或扫码4次。给人的感受确实如同早年间的诺基亚手机,最后的电量要比平时更加耐用。
自研昆仑玻璃,延续家族设计语言
家族式的设计语言
在设计方面,华为Mate系列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设计语言。看到大尺寸曲面屏+正面刘海设计+阵列的摄像头模组这三个特点,十之八九就会是华为Mate系列手机。
像是这种足够有辨识度的商务风设计,自然也会带来公众对于华为手机的认知和接受度。此时选择沿用设计风格,同时提供一些微创新,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正面采用昆仑玻璃
此次华为Mate 50和华为Mate 50 Pro素皮版首发使用华为昆仑玻璃,相比普通玻璃面板,通过引入特定的金属氧化物,形成高强度纳米晶体,使得昆仑玻璃的坚韧性获得提升。
华为宣称整机抗跌落能力提升至十倍,获得业界首个瑞士SGS五星级玻璃耐摔权威认证。此外华为Mate 50系列最大支持6米抗水,加上前面的卫星信息功能,足以让Mate 50系列成为户外玩家的选择。
严阵以待,准备突围
华为余承东
综合来看,华为Mate 50系列是一款集合了华为实现全面自主化的重要产品,从产品设计上的昆仑玻璃,到智能手机最能体现特色的影像拍照,再到继承通讯优势的卫星信息功能,华为几乎打出了所有能够打出的牌。
虽然目前华为还不得不面对被卡脖子的现实,Mate 50也确实是一款4G手机。但我们能够看到华为为了早日实现全国产自主化所做的努力和实打实的进程。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好自己能做的事,静静等待机会,也许这就是当下华为最好的选择。(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吴泓磊,编辑/钟毅)
原标题:Mate50Pro评测,mate50pro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