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汇率,已经崩了
作者| 黑仔
来源| 笨蓉财经
前两天人民币汇率破7搞得许多人很紧张,环球时报痛打解释,只不过这跟他们的真实新体验是一致的,如果经济低迷、总收入不够、信心不足,本国货币还能蹭蹭涨,那才更好笑。
前两天英国cpi数据一时间,美国股市暴跌,即使升息是必然的了,意见分歧在于是加75个百分点,还是100个百分点,北京时间周二下午就出结论,其它北欧国家的货币攻防战梅西县打了。
这都是有教训的,过去数十年,英国有9个升息周期性,无一值得一提的,新兴新兴市场全部被拉爆,新贵发达北欧国家也极难过,这其中唯一的值得一提是中国,向上天长地久一直走的很通畅,最近一场2004-2006年的升息周期性,许多人是托柳的,彼时总收入不断涨,商业机会多,他们都敢再说,担心的人真不多。
但这一场,痛苦指数明显不一样了。
比如说原本就险境的房地产,前几年融资不顺遂,许多企业为了忍耐,借了许多英镑债。彼时看是巨款,那时看更可能将是可怕钱。即使那时候汇率6.5,那时要还钱了,汇率是7,无形之中增加了三四个点成本,让本不富足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
没办法,强势英镑和广度自由化或许了这种结论,这也就是许多人说的英国可以一场次地通过播种在世界上来渡过危机,许多人不理解,觉得这话跟他们说实话,只不过联系很密切。
英国他们高通胀率就升息,其它地方资本流入,本国货币升值,许多北欧国家还有债务,原本100亿本国货币就能付清,那时可能将需要150亿才够,他们的手提包无形之中就少了不少。
再比如说像咱出口量很大,以前挣1千万美元国内相关联发6.5亿人民币,那时要发7亿,钱多了不好吗?适当没问题,太少了容易产生通胀率,许多资产的价格也会强势反弹。
比如说咱的房价降落就有赖于汇率的助涨。兰香呢?
1998年他们的外储大约是1400亿英镑,之后中国制造很吓人,从1998年到2007年他们兑英镑的汇率都在8以上,经济大发展但汇率没咋变,结论就是外储暴增到2万亿英镑。这肯定是好事,但这些外汇要按汇率相关联发行人民币,你他们算算多了多少钱。
这些钱是要有去处的,指望3000点恒久远的大A股有点难,大的蓄水池就是房子,房价大降落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直到那时,房地产的风险还是没有完全解除。
所以在这一轮的英镑升息周期性中,各国也都挺痛苦的,纷纷开始了他们的货币攻防战。
今年以来:
1.日元升值了27%,回到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的状态,就这日本央行也无力开启升息周期性,经济实在不给力;
2.韩元升值了29.5%,这还是在韩国不断升息的背景下,那时韩国面临货币暴跌、物价强势反弹、贸易逆差的三连击,比较激进的升息没产生太少的抵抗力,反而带崩了房价;
3.欧元升值了15%,状况不比韩国好多少,俄乌战争直接拉爆了能源危机,最近各国人民不断上街散步,老百姓都扛不住了;
4. 相比之下,人民币升值11% ,中国的难处也不少,但相比其它货币还升值了,表现已算不错。
总体说来,那时各国都在煎熬。
类似武侠小说里高手过招到了比拼内力的关键时刻,这个内力拼的是什么呢?
就是拼外储,各国都疯狂烧钱,今年印度和泰国的外储规模分别减少了约810亿英镑和320亿英镑,韩国减少了270亿英镑,印尼减少了130亿英镑,马来西亚减少了90亿英镑,外储水平都降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只剩几个月的储备了。
这还是能打的,内力稍差的北欧国家那时已经被拉爆了,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几个月,会出现一股北欧国家破产的大潮。
这里面的典型代表,就是阿根廷。
9月20日,阿根廷又暴力升息550个百分点,利率达到75%。
这已经是阿根廷年内的第九次升息,存1万,一年后能取17500,正儿八经的高利贷,但老百姓不买账,他们一算他们的实际开销发现,这周能买到的东西,下周可能将得多花一倍的钱。
也难怪,那时咱得cpi同比都不到3%,许多人已经感觉物价涨了不少,阿根廷啥情况呢,过去一年cpi涨了78%,他们的央行的预测,乐观的话,2022年的cpi能控制在95%左右,相关联的,那时的利率会达到100%。
为啥这么笃定呢?即使今年三月,阿根廷与IMF达成了一个债务重组协议,他们承诺维持实际利率为正,所以升息就是现任政府唯一能干的事。
但前景很不乐观。那时阿根廷外债总额2744亿英镑,外储428亿英镑,杯水车薪,即使还债问题,他们在一个月内曾经换了3个经济部长,但都没啥用。
那时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大豆上,阿根廷有超过40%的耕地被用于种植大豆,大豆出口占其总出口的98%左右。2021年,这块的出口量达到215亿英镑,政府从中收取33%的出口税。
不用细算就知道缺口很大,这个基本面再加上英镑升息,阿根廷的汇率能稳住才有鬼了。
今年,阿根廷比索升值41%,预计年底超过50%,五年前汇率是16,那时是144,差到不能再差。
把责任全归结为现任政府显然是不客观的,阿根廷全民挖坑数十年,才终于有了如今的局面,这怎么讲呢?
100年前,阿根廷地下有矿,地上有牧场和牛羊,在彼时都是硬通货,靠出售这些资源,1908年,阿根廷成为世界第七大新兴市场,地位跟那时的法国差不多。
1910年,阿根廷人均GDP世界第三,排名跟那时瑞士一样,英国20年代的电影里,阔佬的形象就是阿根廷人。
这时候,问题来了,中下层的老百姓不干了。
原因很简单,即使阿根廷不搞共同富足。
寡头们包揽了北欧国家经济的各种命脉,旱涝保收、毛利奇高,这么一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读书改变不了命运,向上的阶层已经固化,向下的通道却越来越宽,再加上堪称绞肉机的一战爆发,阿根廷的经济支柱——农产品、高档羊毛和优质牛肉根本就卖不出去,虽然远离战场,但阿根廷的好日子也戛然而止。
工人和中产阶级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开始暴力罢工,基本上宣告了自由主义经济寿终正寝,而且民族主义高涨,他们都在喊外资滚出去,外企滚出去。
不走?那隔三差五的罢工就等着你,这么一来,谁还敢来。
顺应这股潮流,军人们1930年发动政变,成立了军政府,经常是上一任军政府的位子还没坐稳,新一任的军政府就又靠政变上台了,这其中的代表就是贝隆,他走的是一条提高工资、增加福利、放弃裁员的道路。
用意很明显,就是讨好底层。老百姓很开心,终于迎来明君了,支持率超高。
但这个政策有位前提,就是得有许多钱、许多钱,阿根廷祖上阔过,那时候已经不行了,他们咋办呢?借钱搞福利,不断靠提高赤字和借债来过日子,北欧国家的债务额越堆越高。
再后来,发现钱也借不到了,为啥呢?
即使阿根廷政府太不讲究,时不时就拒绝偿还外债,这谁还借钱呢?
从那个时候起,阿根廷就陷入了四高的恶性循环:高关税、高腐败、高福利、高通胀率。
1. 为了保护国内老百姓利益,关税常年都在84%以上,基本上就是闭关锁国;
2.高腐败也是日常操作,而且,查的也不严,腐败分子可算找到一块乐土;
3. 高福利是他们的国策,为了获得支持就要高福利,没能力也要坚持,借钱也要干;
4. 高通胀率怎么来的呢?就是即使他们挣不到钱,找别人借别人又不给,那就只能印了。
所以1950年之后,阿根廷的经济问题只有一个:货币问题,一直持续到那时。
每个政府上台都改革,货币换来换去,都失败了。最恶劣的时候,一年通胀率率3000%多,钱比纸还不值钱,老百姓反复被洗劫。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在1981-1990年间,阿根廷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高于750%,注意是年平均。
跟货币相关,阿根廷的GDP也走出了心电图一样的神奇走势,今年12%,过两年可能将是-12%,基本无法预测。
90年代初是难得的增长期,一切看起来都往好的一面发展,结论政府得意忘形,搞了个大动作,直接放弃了外汇管制,阿根廷比索跟英镑1:1可兑换。
他们原本就免疫力低下,还老去高风险地区,于是不论是2000年的危机还是2008年的危机,阿根廷基本都是最先倒地的选手,这一场也不会有值得一提。
不过有句老话叫债多了不愁,阿根廷那时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厚脸皮,每次外债多到还不起的时候就开始耍赖,比如说要求借新还旧,要求利息打折或者不计利息,前前后后这类事情已经出现过8次。
所以汇率崩盘,对他们来说可能将也无所谓,毕竟他们都习惯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