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与俄军哪个厉害些]程墨:俄乌战场实力发生逆转俄全线溃败成定局|俄军|战场|乌克兰
程墨:俄乌战场实力发生逆转 俄全线溃败成定局
原创 程墨 远见笔谈 2022-09-12 16:51
晨雾 / 转帖
内容提要及重要提示:本号介绍俄乌冲突最新战况,以及这场战争对未来国际格局带来的深刻影响。本人炒股日记移到上面这个远见所望号发文,点击即可关注。俄乌战争走向并不以你我意志为转移,我只是做客观评述,请后台留言对我谩骂、威胁者自重!
我多次说过,我不喜欢做大家非常喜欢的具体战斗场面描述,而更喜欢对这场战争做更宏观的分析和评述。很多读者觉得看我的文章不过瘾,我推荐大家看我非常熟悉、非常要好的兄弟小靠君的俄乌战争评论,他和他的团队非常辛苦地找了大量素材,对战场情况有非常细致、非常精彩的描述,也对这场战争的发展演变的大势有准确研判。我就经常引用他文章中的素材。他有好几个经常发文的公众号,比如九点三刻看世界,小靠的叨叨888等,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关注。
这几天乌军在哈尔科夫东北部200多公里的弧形战线上,发起大规模雷霆反攻,以多兵种快速穿插,围歼奥斯科尔河西岸从乌俄边境到伊久姆-莱曼以西的约2万俄军精锐。俄军一触即溃。于是,简体中文网络上,各种亲俄、亲乌的谣言四起——我无数次说过,阴谋论思维深入绝大多数国人的骨髓,他们不喜欢复杂、严谨的推理,凡事下意识地用阴谋论做猜测、下结论,而且特别喜欢据此造谣、传谣、信谣,从中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最终使得他们对社会发展方向和个人的前途命运失去应有的判断,只能随波逐流。这是常常令我深感无奈、无力甚至痛心疾首的事。
遗憾的是,现在简体中文媒体上,有许多类似把下面这种搞笑图片当严肃新闻和真实战况的低级谎言,更难过的是许多人信以为真。
(我们不能把这种搞笑图片当新闻)
比如,这几天大量本性善良、正直的亲乌人士,给我留言或转发新闻链接给我,说莫斯科发生了大事,民众大规模上街抗议,军警封锁了莫斯科街道,还听到了个把小时密集的枪声,甚至兵变部队冲进了克里姆林宫,逮捕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他们连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普京正在远东地区开会、视察,全都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无视。
实际上,莫斯科市政府9月8日夜晚举行烟花秀庆祝,9月10日是莫斯科建城875周年的庆祝日。视频画面中的民众游行有条不紊,只是参加庆祝活动的人群。军警对部分路段进行封控,也是因为市中心举办大量庆祝和游行活动,避免拥挤踩踏采取的人流控制措施。
我就多次介绍过,超过7成的俄罗斯人是发自内心,坚决拥护普京总统并坚决支持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不到3成民众对国家事务没有看法或有所不满,但敢于公开出来挑战俄罗斯法律,对普京总统做出的对乌军事行动决策表示不满的,占俄罗斯总人口1%都不到。他们的言行公开表露出来,会立即遭到军警的拘捕,通常被法院判处罚款,极少数会被判处重刑。
现在俄罗斯反对派抓的抓,跑的跑,反对派的支持民众一盘散沙,根本不能对普京构成威胁。出身克格勃的普京总统,还精心打造了一支26万人之多,装备精良,只服从他个人命令的国民警卫军和国家安全局特工。俄军团级以上单位都有国家安全局秘密安插的特工监视,哪个军方官员能掀起大浪?
(战争最终取决于双方综合实力较量)
许多人连俄罗斯这些基本的事实都不清楚,天天沉迷于中国和俄罗斯封建社会的宫廷政变,照搬前苏联时代的内部权斗,天天热衷于造谣、传谣,除了对俄乌战争的发展和未来国际格局演变做出误判,误人误己,我实在看不出有丝毫积极意义。
再比如,乌军秋风扫落叶,俄军兵败如山倒,就有人说,这不是乌军有多厉害,而是俄军空虚,精锐全调去了南部赫尔松战场,剩下的都是刚刚组建、装备落后的二三级部队和武装警察。如果只是一些不入流的自媒体这么讲,我根本就懒得理睬,可是众多权威媒体和专家都这么讲,我就有必要做一个澄清——这实际上就是我最近常说的,俄乌双方战场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乌军势如破竹并非侥幸,俄军一触即溃绝非偶然,是俄乌战场下一个阶段的常态。
在这次乌军哈尔科夫东北部大规模反攻中,被整建制全歼的俄近卫第237空突团就是如雷贯耳的俄军王牌精英。可见,大家津津乐道的乌军秋风扫落叶,俄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只是从哈尔科夫大反攻的整个战局快速演变而言,具体到一些局部战斗是极为惨烈、极其残酷的。下图就是乌全歼第237空突团后打扫战场的情形,车底下是一具俄空降兵遗体。
(乌全歼俄近卫第237空突团后打扫战场)
实际上,奥斯科尔河被围约2万俄军,包括已经主动从库皮扬斯克、伊久姆-莱曼战场仓促逃离的部分俄军,许多都是俄军大名鼎鼎的王牌,其中两个师更是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精心打造、配备最先进装备的综合改革样板师。
不算4个顿巴斯分离武装的整编团,以及缺少重武器的普京总统亲自指挥的国民近卫军2个团,部署在这个包围圈中的俄军一线精锐部队有:近坦1集团军近摩2师共3个团、近坦4师共3个团,近坦1集团军6旅;近卫20集团军摩步第3师共3个团;远东俄军机炮18师(被吹上天的无坚不摧王牌),摩步39旅,第68军第46团,机炮第49团。
这些俄军劲旅,面对乌军快速穿插,被各个分割包围,除了库皮扬斯克少数俄军携带了部分重型装备逃离,伊久姆靠近莱曼方向有少数俄军跑得快也带走了部分重型装备,至少1.5万俄军丢下几乎所有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防空系统等重型装备,慌不择路地逃入了奥斯科尔河两岸茂密的森林中,正被乌方在森林中分片扫荡、清剿,或击毙或俘虏,逃脱希望微乎其微。
这些俄军王牌或精锐部队,为何要么被乌军全歼,要么一触即溃,四散奔逃,根本原因是乌军强大的战斗力,让他们魂飞魄散,完全丧失了抵抗意志。
(俄军装甲车慌不择路陷入河中)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简体中文网络上权威媒体和专家们提出的一个大胆构想,也是亲乌人士的一个最大担心:这是否俄军诱敌深入,给乌军挖一个陷阱,对乌军来一个反包围,继而予以围歼?
有这样的想法和担心,说明许多人根本不接受我所说的俄乌战场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接下来乌军在各条战线上仓皇追击,俄军不断胜利后撤将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俄军设置什么陷阱对乌军来一个反包围,而是乌军一路追杀到哪里停下脚步。
我这样说的依据何在?乌军为何像吃了大力丸一样厉害,而不可一世的俄军完全像泄了气的皮球任人拿捏?
今天我来给大家简单盘点一下俄乌两军战场实力的主要对比,让大家对俄乌战争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性判断。
(俄乌战场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现在许多人关注海马斯、M270火箭发射系统给俄乌战场带来的颠覆性改变,连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也不能免俗。
马克·米利9月8日出现在了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他谈到近期乌克兰的反攻行动时强调,美国提供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发挥了作用。米利表示,近期,乌军有效地将美国提供的武器系统与出色的指挥相结合,我们看到,乌方在使用这些(武器)系统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可衡量的成果,乌军已经使用‘海马斯’袭击了400多个目标,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效果。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美国决定提供这个远程火箭发射系统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做了介绍说,海马斯(M142)和M270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转移快,将是改变俄乌战场力量对比的关键工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杀器。许多人当初对我这个判断不以为然,一些知名媒体还对我冷嘲热讽,说这个火箭发射系统并非美军先进装备,俄军也有跟这个性能相近甚至更好的火箭系统,数量则是美对乌援助N倍。现在有了马克·米利将军肯定,相信再也没人嘲讽我当初的判断。
如果对俄乌战场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来一个较为严谨的梳理,我必须说,海马斯、M270固然是利器,或者说是真正改变这场战争力量对比的关键工具,但却不是最为重要的,乌军之所以现在能吊打俄军,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致胜因素。
(乌掌握比海马斯更重要的致胜手段)
从重要性由高到低来排序,我认为以下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中,乌军已经全方面超越俄军,并且差距还会越拉越大:
1、军民士气和战争动员能力。俄军发动的所谓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尽管普京总统及其对乌行动得到了超过8成俄罗斯民众的支持,但他迄今没有进行战争动员,这使得俄军兵力捉襟见肘。反观乌克兰方面,总统泽连斯基在战争爆发后拒绝西方领袖的逃亡建议,喊出了那句给我武器而不是便车的名言,誓与基辅共存亡;在俄特种部队攻入总统府后甚至亲自拿枪战斗,随后四处求援,天天上街发视频鼓励军民士气,获得了高达92%的民意支持率。乌方在保家卫国、保卫自由生活这样通俗易懂、深得民心的宣传鼓动之下,可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在各方支援下,短短4个月时间,军队由战前23万人快速扩充到百万大军。
2、国际支持力量和综合实力。按战争爆发后召开的联大特别会议表决结果,国际上俄乌双方的支持率是5:141,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投了弃权票,但即使部分投弃权票的国家暗中支持俄罗斯,国际支持力量对比也极为悬殊。目前加入援乌抗俄国际同盟的50个国家和北约、欧盟两个国际组织,在人口、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碾压俄罗斯阵营的实力。简体中文网络上说西方援乌口惠而实不至,俄罗斯卡了欧美能源脖子,对这种低级谎言我做过大量分析,不再赘述。我只说一个事实,到目前为止,西方对乌军援,已经超过了俄罗斯一年的军费开支!注意,这仅仅是军援的武器数量,而且援助规模或我们所说的拱火力度还在持续扩大。
3、军事装备的先进性——信息化对机械化的降维打击。战争爆发后大约一周时间,我点评双方战法时,就提出了乌军信息化对决俄罗斯机械化的说法。在俄罗斯收缩战线,在顿巴斯前线实施步步为营的阵地战,依靠10:1甚至20:1的炮火优势和装甲突击,攻下马里波乌尔和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后,乌军信息战优势似乎荡然无存。的确,乌军没有强大的空军、数目庞大的导弹和远程火炮,俄军步步为营,将乌军阵地轮番轰炸,寸草不留,什么信息优势全不好使。等到海马斯(M142)和M270火箭发射系统投入战场,配合西方阵营援助的大量先进火炮和精确制导炮弹使用,俄军就变成了现在这样被动挨打的处境。
(一场信息化对机械化的降维打击)
前面两个因素固然比武器更重要,但发挥作用时间长,并不能在战场上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海马斯、M270恰恰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可是,即使单纯从武器方面上讲,海马斯、M270也不是最主要的。对俄乌战场实力发挥直接影响的武器方面的实力此消彼长,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简单做一个分析:
A、战术通信系统,或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乌军连排级单位都装备了美军战术情报系统,在美国、北约大力支持下,乌军掌握了远比俄军强大、先进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这种强大的信息化作战能力,一是可以比较容易找到敌方的有价值目标,二是可以快速调配摧毁这些目标的兵力和装备,三是步步料敌机先,制订最有利的作战计划。乌军之所以能精确摧毁俄军大量有价值目标,包括成功斩首2名俄军中将、10名少将,靠的就是这套极为先进、强大的战术通信系统。俄罗斯当然也有各种吹得神乎其神的战术通信系统,但跟美国和北约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相当于一个有千里眼,一个是睁眼瞎。
B、强大的进攻性武器。这包括坦克、装甲车、各种对地导弹、各种火炮。这方面俄罗斯对乌克兰一开始的确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不过,随着西方阵营援助的大型重型进攻性装备陆续交付乌军,特别是海马斯、M270投入战场后,俄军的优势已经不再。目前俄军依然具有明显优势的各种对地导弹,包括俄军把昂贵的S-400、S-300防空导弹用来攻击乌方地面目标。可是,不知道是乌方战术隐蔽比较成功,还是俄军情报系统落后,或者是导弹精度不靠谱,俄军发射了数千枚导弹,消耗掉了大部分最先进与最落后的导弹库存,却至今没有摧毁任何西方援乌武器通道和有重大价值的乌军事目标,只是摧毁了许多乌方民用设施或空地上的花花草草。最近一个多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火灾信息卫星图像,清楚地显示乌方火力已经远超过俄军,原先在前沿阵地被动挨炸的乌军现在换成了俄军。
(不断快速恢复壮大的乌克兰空军)
C、空军和防空力量。俄空天军和防空部队实力,一直远在乌克兰空军和防空部队之上。在战争爆发之初,俄空天军和防空部队,确实给乌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随着大量西方阵营援助的,极为先进的中短程防空导弹、反辐射(反雷达)导弹,以及数量极为庞大、性能优异的单兵防空导弹交付乌军手中,俄军大量飞机、直升机和防空导弹系统被摧毁。尽管现在俄罗斯空天军和防空能力整体上可能依然强于乌军,但仅限于俄罗斯本土,在乌克兰战场上,最近两个月以来,俄军每月出动参战的飞机架次,只有乌军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比如,最近一周,俄空天军出动了不到100架次飞机助战,前天就被乌军击落了2架飞机、1架直升机;乌军共出动了300多架次,而且完成战斗任务后全部安全返航。也就是说,在乌克兰战场上,俄乌制空权已经易手,不管是空军升空作战还是地面防空能力,乌军已经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9月10日被击落的俄军战机残骸)
D、单兵素质、单兵装备和培训。俄军义务兵不允许参战,精锐部队越打越少,有作战经验的精兵越打越少,前线的许多是贪图高薪、来自贫困地区的老爷兵、娃娃兵,装备极其简陋,也没有受到足够的良好培训。反观乌克兰方面,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壮年,从身上穿戴的昂贵的单兵装备,到个个配备了军用无线电设备,步兵几乎人手一个单兵反坦克、反装甲导弹,排级、班级的战斗小组都配有至少一具单兵防空导弹,此外,即使普通的乌克兰步兵至少受过一两个月的专业训练。
E、海军、海防和岸防。这方面俄军对乌军至今拥有压倒性优势,但是俄无法转变成战场上对乌军的优势。乌军从没想到从海上去进攻俄罗斯,现在拥有美军提供的20多艘快艇,西方阵营提供的先进反舰导弹和近岸火炮后,已经解除了来自海上的俄军威胁。因此,俄军海上优势对于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面,作用等于零。
F、核打击与核报复。我一直讲,不排除俄军惨败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铤而走险动核武。我依然维持这种可能性30%不变。我同样坚定认为,3月底西方阵营美英法3个核大国的底线是认真的:只要俄罗斯动用核武,不管是动用战略核武器还是小型战术核武器,不管造成哪个国家多大损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立即实施大规模核报复打击,并全面解除俄核、常规力量,占领和肢解俄罗斯联邦。因此,我认为俄罗斯打核战争绝无一点点胜算,只会一败涂地,也绝不会发生人们担心的死伤千万人以上甚至人类灭亡的大悲剧——俄军核打击能力被无限夸大,在美英法强大的核报复打击面前,俄军实际投掷能力极为有限。
看了我上面的分析,就知道把俄军200多公里战线上的大溃败说成是诱敌深入是多么幼稚可笑,多么一厢情愿。
我维持开战之初的判断不变:明年5月底俄乌大规模战争行动将基本结束,乌克兰将收回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全部被占领土。
下面我简单点评一下跟俄乌战争相关的重要信息和最新战况。
(泽连斯基重申不打败俄军绝不谈停火)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星期天(9月11日)在推特上贴文说:被袭击的不是军事设施,他们的目标是切断电灯和暖气的供电。此前一天,泽连斯基再次重申:在收复包括克里米亚在内全部乌克兰领土之前,绝不会跟俄罗斯进行任何形式的停火谈判。他说,俄罗斯人的信誉已经破产,惟有在战场上将他们彻底打败。
同一天,乌克兰中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长列兹尼琴科当天早前在国际社交平台上说,俄军袭击当地的能源基础设施,切断了几个城镇的电力供应。他表示所有的服务已经恢复,乌克兰人不会被俄军对平民设施的攻击所吓倒。
泽连斯基和乌克兰地方官员做出这样的指控,无非是激励前线将士为保家卫国英勇杀敌。
过去24小时,乌军在哈尔科夫东北部持续快速向前推进,北部全线已经推进到乌俄边境,恢复了边境管理,俄军依然一触即溃;南线赫尔松乌军反攻战取得小小突破,乌军除了继续打击俄军关键补给线、兵力和装备集结点,至少在两处突破俄军阵地,正在稳扎稳打地对俄军实施分割包围。
乌军每收复一地,就在市政厅或公共建筑上升起乌克兰国旗,类似下面乌军升旗的摆拍图片,现在每时每刻都在乌克兰媒体上持续增加。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乌克兰人通过流血牺牲收复失土的那种喜悦与自豪。
(乌军在南北两线持续扩大战果)
大家看下面这张美国战争研究所截至北京时间今天(9月12日)凌晨3点的最新战况图,虽然他们比较保守,且乌军推进速度实在太快,就像我图刚刚画好,文章还没发出来,乌军就可能向前推进了几公里。另外,下面这张图也不能反映乌军在莱曼周边与俄军交战的最新情况。
过去两天,因为战局发展实在太快,美国战争研究所每天发布的最新战况图滞后太多,我只好自己绘图,给大家最直观的最新战况追踪。但画图不是我的强项,而只是业余爱好,画得非常辛苦。正如我昨天分析的那样,乌军经过几天连续作战、长途奔袭之后,急需休整和重新补给,向前推进的速度会暂时放缓下来。今天战局如我预料的那样基本稳定下来,跟美国战争研究所这个图相比,变化不是太大,因此我就不自己画最新战况图了。
从下面这图上和赫尔松方向取得的最新进展来看,乌军近几天收复的领土面积超过了6000多平方公里。
(截至北京时间凌晨3点乌东北最新战况图)
从上面最新战况图上清楚地看出,经过前后总共6天时间的闪电战,乌军收复了几乎乌克兰经济最为发达的哈尔科夫州全境。在北部将俄军完全驱逐出境,恢复了乌俄边界管理;在东部收复奥斯科尔河西边从北到南全部领土,并与乌克兰大后方边成一片。
因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昨天亲自颁奖,筹划和指挥这场大反攻的乌陆军司令亚历山大·西尔斯基上将一战成名,用简体中文网络上当初吹捧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的话说,是一战封神——只不过一个是真战神,一个是病猫和纸老虎。他同时也是前任乌武装部队总司令。
西尔斯基上将1965年生人,现年57岁。1990年他加入苏联陆军,1992年苏联解体时选择了乌克兰陆军,从基层军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积功晋升,2009年44岁时晋升少将军衔。2014年,他参加了顿巴斯战争。2015年他率部参加杰巴利采沃突围战时表现出色,他手下有一位营指挥官同样表现耀眼——就是憨厚可爱的胖子、现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
(乌陆军司令西尔斯基上将一战封神)
西尔斯基上将非常赞赏扎卢日内的杰出才华,不遗余力地给予栽培,两年前更是向泽连斯基总统力荐手下这位军事天才,主动让位于后者。以军中资格而言,他是扎卢日内的恩师、多年的老上级。如今西尔斯基上将甘为扎卢日内手下,两人情同兄弟。
从西尔斯基上将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关系中可以看出,简体中文网络上那些散发封建社会恶臭的所谓功高盖主的阴谋论,跟现代文明社会是多么格格不入。
俄军失去伊久姆这个战略要地,2万俄军精锐被乌军几天内全线击溃,特别是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精心扶持的两个俄军主力综合改革示范师一触即溃,现在俄罗斯军事博主和影响较巨大的极端民族主义人士,全都猛烈抨击普京总统一手扶持起来的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很可能引发俄罗斯政坛和军方的大地震。
我不会关注俄罗斯内部的权斗,主要致力于把握决定俄乌战况胜负的关键因素,包括分析俄罗斯是否会悍然动用核武的蛛丝马迹。
(乌军活捉一个屁股中枪的俄军中校)
过去24小时,顿巴斯方向没有多大动静。有消息称,乌军攻占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俄军据点。
在赫尔松战场,乌军继续对俄军运输、后勤和兵力、装备集结点进行猛烈的炮火打击,同时尝试发动地面进攻。
乌克兰南部作战指挥部9月11日报告,乌军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前线的未指定区域进行阵地战斗,并在一天内执行了130多次火力打击任务。乌克兰总参谋部9月11日表示,乌军在过去24小时内进行了28次重大打击,并打击了大约19个俄罗斯兵力和装备集中地。
乌克兰军方官员表示,乌军重点打击俄罗斯桥梁和替代河流过境点,以破坏俄罗斯在第聂伯河上的运输能力。
从下面美国战争研究所绘制的最新战况图上看,乌军在最上面第一、第二个圆圈中间位置,成功突破了俄军防线;在第三个大圆圈处,同样突破了俄军阵地。上面两处及周边地区,乌军在明显向前推进。
(赫尔松战场9月12日最新战况图)
在赫尔松右岸双方接触线两侧,俄乌双方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在这个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平原地带,双方各集结了2万以上兵力和大量军事装备。面对如此密集的人员和装备,乌军发挥自身拥有强大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优势,对俄军阵地和后勤补给线进行持续猛烈轰炸,最大限度地消耗俄军士气和作战能力,确实是最好的策略。
不过,乌军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这种高强度消耗战,乌军已经对俄军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交通与后勤设施破袭战,预计最多再过一个月时间,乌军就会发动更主动的地面攻坚战。
以下为乌方单方面公布的俄方战损情况统计图,未经第三方验证,但我综合各方面资料判断,可信度较高。注意到自乌军在赫尔松展开大反攻以来,俄军人员和装备损失显著增加。这是观察战斗激烈程度的一个最重要观察窗口。
(乌方9月11日公布的俄军战损统计)
自2月24日战争爆发以来,按乌方统计的俄军(含亲俄武装)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包括2位中将,10位少将,约1400名中尉到上校军官;我根据公开资料推测,乌军阵亡官兵约1.9万人(乌武装力量总司令8月22日透露近9千名军人牺牲,不含已知的被俘人员共7000多位官兵失踪,这与我当时的推测极为接近),另有1万多名乌克兰平民遇难(简中网说马里乌波尔11万平民遇难既无依据也绝无可能)。战争带来的人命损失,真的触目惊心!
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用事实说话·凭良心写作
信息来源:2022-09-12 微信公号 远见笔谈
ID:yjbt-303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