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家人陪伴“一起值班”

新年蔗茅团圆的日子,而疗养院却异常忙,不少医护人员却没配套措施回家过节。为的是跟值守的护理人员一同过节,有的是亲属扮作病人默默地陪伴着,有的是索性当上了医师副手……用特殊的方式过团圆年。

女友帮值守

去年除夕,衡阳市第二人民疗养院新陈代谢神经内科医师蔡燕芝不仅他们在疗养院值守,还带他们的女友小王一同值守。

为的是履行职责对情人的承诺,让她在新年不孤独,小王中午在家陪父母剩饭剩菜照例,就从郴州乘坐大巴赶赴衡阳,希望能在早饭前于疗养院,俩人可以欢聚早餐。可除夕夜医师的组织工作也不随心所欲,除夕初三这两天处室就蔡燕芝一个值守医师,既要看护好本处室的护理人员,还要不时地去其他处室诊治。本来准备好的佳肴,蔡燕芝都没时间认真吃一口,又开始紧张的组织工作中。

为的是帮男朋友分摊组织工作,能让她快点忙完,在空闲时陪他们看一会儿央视春晚,小王学着一同清扫检查单、贴广告画。小王不是医师,却最能理解医师。空闲之余,小王把他们当做在疗养院组织工作的普通核心人物,帮着在疗养院走道装设香炉。一直等到晚上一点多,蔡燕芝医师才完成Jaunpur的组织工作,她俩才快快乐乐地观看央视春晚。

双亲化装病人和牙医女儿过除夕

衡阳市中医院院神经内科牙医袁茜茜,从参加组织工作以来的每一个新年都在组织岗位上渡过,并且连续两年在除夕夜这一天固守在他们的组织岗位上。作为家里的独生子,袁茜茜去年又没有配套措施回家陪双亲过节,当她愧疚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双亲时,还是得到了双亲的支持。

为陪伴着女儿一同过节,袁茜茜的双亲特地从四川老家赶来衡阳。大年三十晚上,袁茜茜的双亲带着热腾腾的年夜饭赶到疗养院神经内科,陪女儿一同吃年夜饭。匆匆剩饭剩菜饭,袁茜茜又回到了组织岗位上,本来准备回家的双亲舍不得离开,商量之下便扮作病人坐在了急诊输液室,默默地地看着女儿忙。之后袁茜茜的未婚夫、公公婆婆带着水饺、水果零食也赶来疗养院,准备陪伴着她一同过节。

急诊牙医:忙起来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1月30日,大年初三,晨雾朦胧。当大多数人还沉醉于甜蜜的梦乡时,四川省人民疗养院急救中心的李鑫却早已穿好整洁的燕帽和牙医服,像往常一样守候在省疗养院急诊大厅里。她眼神里没有节日的随心所欲,更多的是一份面对挑战的严阵以待。

新年蔗茅一年里最放松的时间,但在急诊护理人员眼里却恰恰相反。由于门诊停诊等因素,他们在这段时间的接诊人数会出现大幅度增长,任务之重、压力之大都是可想而知的。疗养院急救中心大年初三接诊的病人有850多人,初二是将近1100人,而换成平时,这个数字大约是在600人左右。

不过,对于身为急诊急救部牙医长的李鑫来说,这一切似乎已成常态,别说休息了,连说句闲话的时间都没有。李鑫说,新年期间急诊增加了人手,10多位24小时值守的医师,再加上两班10多名牙医,每天就有20多名护理人员在岗,可即便这样,病人多的时候仍然有些捉襟见肘。

算上去年,她已经连续10年新年值守,最让她欣慰的还是父母的理解,他们从来不埋怨,还对她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以前,如果遇到李鑫大年三十值守,全父母会把吃团照例的时间提前或延后,在不影响她组织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她的丈夫是重庆人,每年回家探亲也会先等李鑫把组织工作做完,哪怕已经是过完年之后……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李鑫觉得虽然组织工作辛苦,但心里不憋屈,也愿意把所有的是热情奉献给病人。

3岁女儿给医师爸爸送午饭

1月31日,大年初四,轮到北京回龙疗养院的主治医师杨旭在门诊值24小时班。刚接诊完一位复诊开药的病人,他就看到3岁半的女儿探着小脑袋站在诊室门口,原来是专程来给爸爸送午饭的。

小家伙看到诊室里的血压计,就学着妈妈平时给姥姥量血压的样子,给爸爸量起来,临走时还不忘小大人一样的嘱咐爸爸:不能偷懒不给病人打针,要好好组织工作哦!

看着女儿离开诊室,杨旭笑着说,父母的支持和陪伴着是他组织工作最好的动力!

本文参考成都日报、人民网、回龙观疗养院微博、红网

发布于 2022-09-13 19:09:53
收藏
分享
海报
160
上一篇: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 下一篇:有机颜料“小巨人”登陆创业板联合化学要在资本市场争一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