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乌战况怎么样呀]俄乌战况(8月31日):乌军赫尔松反攻进展及部署

今天的文章比较长,前面讲述赫尔松反攻战场情况,后面有详细介绍乌军是如何使用米格-29飞机发射美制哈姆反雷达导弹的情况,非常精彩,不容错过!

大家一定最关心目前乌军正在发动的赫尔松反攻。目前笼统来说,乌军大部队在30日这一天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全线强渡因古列茨河,目前在多个地点达成了突破,态势看下面这张图:

但目前乌军并没有急着向纵深发展,而是首先巩固29日和30日夺取的村庄和阵地。情况可以分成三点来说明:

1、乌军指挥部公告说,目前乌军正在做的几件事包括:

a. 使用 HIMARS 摧毁俄军弹药库、浮桥和指挥中心;

b.使用火炮摧毁俄罗斯设备和小型建筑;

c.使用AGM-88 HARM导弹消灭俄军防空雷达;

d. 巩固防线。

2、俄军声称,夺回了两个在29日丢掉的村庄。

对此我并不觉得意外,现代战争不像上个世纪那样人员密集规模庞大,而是在情报支撑下频繁作战少量杀敌。乌军的反攻并不会像是席卷一切的洪水,而更像是涓涓细流,坚定但细腻地浸泡和腐蚀俄军,这中间会充斥着相当密集的拉锯战和消耗战。

3、俄军声称30日摧毁乌军几十辆坦克、数架飞机和1200名战斗员。

但是他们出示的证据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张照片。这跟他们之前的做法完全一致:先说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然后不出示或者仅出示很少的证据。这很难支持他们的论点。老实说,现代战争一天能击毙对方1200人,这事情我认为不太可信。

以上这些照片像是死了1200人的样子吗?

另外,有个小插曲:昨天赫尔松市有报道和视频,有人在赫尔松郊区发现有人在交火。万能的热心网友通过地理软件查找,证明交货地点确实在赫尔松市的郊区。但乌军进展没有那么快,不可能唰地一下飞到赫尔松城边,现在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乌军部队也有20公里左右的距离,这些交火也许是小股特种部队在和俄军守军交战。

另外,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参与反攻作战的乌克兰军人,乌克兰方面严格要求平民尽量不要发送军事作战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和位置信息,这也造成我们能找到的图像素材比较少。当然也不是没有,比如下面乌军从尼古拉耶夫向南面赫尔松开进的视频截图:

下面啰嗦一下赫尔松反攻的直接意义:我们已经多次强调为何乌军选择在这里反攻,主要是这里有利于发挥乌军优势而不利于俄军运输补给。如果乌克兰人顺利解放赫尔松,他们可以威胁俄军在克里米亚的防守,也能从更好的位置、更近的距离击中克里米亚大桥,甚至有机会摧毁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罗斯舰队。夺回赫尔松后,乌军就可以继续前往克里米亚,从而将那个人执政以来最大的成就彻底摧毁,让他毫无威风可言。

著名乌克兰军事专家奥列格·日丹诺夫(Oleg Zhdanov)最近宣布,俄罗斯已将黑海舰队的大部分司令总部和部分舰队力量从克里米亚临时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转移到黑海边东北面的新罗西斯克市,后撤了大概350公里。他们心里清楚,再不逃,就要搞得像莫斯科号一样的下场!

还有一个突发新闻,戈尔巴乔夫昨晚逝世。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高度评价戈氏,称他是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人。确实,根据IMF2021年的数据,爱沙尼亚人均GDP多达2.6万美元,在全球排第33位。这一例子证明,只要一离开苏军控制,大家生活都会变好。乌克兰为啥铁了心一路向西?无非西方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这在以前根本就不敢奢望,真心要感谢戈氏。如今中文局域网内许多军事博主和鹅笑们却还在不断缅怀那个曾经的庞然巨物,真不知道他们从莫斯科领了多少工资。

说说战场情况:

1、赫尔松附近新一轮爆炸:

虽然具体情况不详,但乌军已经声明,最近的重点之一就是使用 HIMARS 摧毁俄军弹药库、浮桥和指挥中心,想必这些爆炸就是在清理俄军了。

同样的,新卡霍夫卡也再一次发生了大爆炸:

2、今天早上在俄罗斯境内的别尔哥罗德市区附近坠落了碎片:

这只是最近别尔哥罗德不安定的局势的一部分。当地政府很有创造力,既不说这是烟头引起的,也没有归咎于强烈阳光照射,而是说大概是陨石坠地。好家伙,这人造物体怎么就成了陨石坠地呢?当地居民眼看俄军如此靠不住,纷纷投亲靠友、走为上策。

3、今天早上在克里米亚克中部位置的拉斯诺格瓦尔德斯科伊镇,一座俄军大型仓库着火:

4、 我们不断听说俄军摧毁乌克兰拥有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说法,但乌军和美国一直否认有海马斯系统被俄军摧毁的案例,这不由得让人产生一些困惑,最近,谜底似乎揭开了。

按照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俄军消灭的海马斯火箭炮已达数十辆之多,但根据公开报道来看,乌军仅有16辆海马斯而已,到底怎么回事呢?《华盛顿邮报》透露,乌军使用了大量木头制作的海马斯模型。这些假海马斯或许制作很粗糙,但俄军无人机不具备足够的分辨率,所以根本区别不了:

由于对俄军战斗力的巨大破坏,使得海马斯火箭炮成为俄军的最优先等级目标。一旦被发现,就会遭到俄军导弹的打击,其中就包括昂贵的口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的单价为650万美元,据说至少已有10枚口径或其他导弹被这样毫无意义地消耗在木头模型上,而后者仅仅几千美元一座而已。

估计绍伊古听到这个消息应该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了:计算成本是他的老本行啊。不过现在他的态度也已经无所谓了。

说说军援方面的消息:

1、拜登不愧是建制派,经过他的各种努力,又从塞浦路斯搞到一批苏制武器,现在塞浦路斯准备把现有的苏制道尔和山毛榉防空导弹全部援助给乌克兰,还附赠一批西北风单兵导弹。换取以色列给塞浦路斯提供铁穹?防空系统。塞浦路斯明显赚大了。

再结合昨天说的捷克把T-72都给乌克兰,换装德国豹2,估计接下来这几年欧洲国家将掀起一波换装热,更多的国家将装备更多的西方制式武器,而一些传统上武器出口并不强的国家(比如韩国)现在已经拿到了巨大的订单。不知道为啥有些吹得很牛的武器出口国却不能从这波换装热当中分一杯羹风呢?

2、还有一则关于伊朗无人机的综合报道:据Ukrinform记者称,乔·拜登的政府官员向CNN讲述说,俄罗斯人本月早些时候从伊朗购买了一些无人机,并于8月中旬用货机将其运回俄罗斯,可能会部署在乌克兰的战场上。美国人指出,俄罗斯已经正式买到的是伊朗Mohajer-6和Shahad系列无人机 - Shahed-129和Shahed-191,这些类型的无人机能够携带精确制导弹药,也可用于侦察、监视和校准炮弹落点。俄罗斯打算进口数百架无人机,用于空对地攻击、电子战和监视侦察乌克兰境内的目标。

不过,俄罗斯从伊朗购买无人机的事情并不顺利,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因此目前还难以判断最终这些无人机能否部署到乌克兰战场并且发挥作用。此前,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曾向乌克兰外长库勒巴保证,伊朗不会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但现在态度已经改变,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塞尔·卡纳尼承认伊朗和俄罗斯之间存在技术合作,而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对此事(购买伊朗无人机)不予置评。

不过,一些消息人士则宣称,俄军对拿到手的伊朗无人机并不满意,不仅制作粗糙,而且其性能和可靠性并不像宣传中那样好,其内部充斥大量西方制造的商用零部件,并不比俄军同类无人机更好,只是数量多罢了。至于俄军是否已经在乌克兰使用了伊朗无人机,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证实。

并且,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力量和战斗民族的俄罗斯,要向伊朗买无人机,本身就说明了俄罗斯军事科技已经落后于时代。

说说俄罗斯能源武器的事:

1、战场上打不过西方,俄罗斯就开始耍赖了。根据路透社报道:9月1日起,俄将中止对法国天然气供应!

据今日俄罗斯(RT)30日报道,俄国有能源巨头俄气当天通过一份声明称,由于法国能源巨头Engie公司未能完全支付7月份的进口天然气费用,它们将从今年9月1日起完全暂停对该公司的天然气出口,直至应付款项完全偿清。

我看到中文局域网内军事博主均采用骇人听闻的标题,称此举将一举击溃围绕俄罗斯的封锁和包围、战斗民族将使用能源武器将西方的遏制和讹诈扼杀在摇篮里、欧盟惊悚、西方恐慌、反动派摇摇欲坠、法国即将崩溃。

不过,法国人当然不会对此毫无准备。毕竟也是风里来雨里去多少年的法兰西了。法国能源转型部长阿格尼斯(Agnes Pannier-Runacher)当天批评俄方利用天然气出口作为战争武器,同时警告我们一定要供应完全中断的最坏情况做好准备,似乎并没有行将崩溃的征兆。

我总觉得这两者态度如此迥异,是不是哪里有点不对?后来我一查才发现,Engie公司发言人称,目前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占公司进口总量的比例已不足4%(在俄乌冲突之前,这一比例是17%)。就这么一点可怜的比例,全没了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而且这事一下提醒我了,法国是核发电大国,核能利用水平全球领先,核电站发电占全国电量供应的70%,多余的电能还出口给德国,成为了德国不发展核能利用技术的底气!

因此,相比于德国等欧洲国家,法国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程度很轻。不仅如此,法国早就注意到能源供应的多样性问题,及早布局,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来自挪威的天然气就占了整个法国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其余荷兰、阿尔及利亚和卡塔尔等欧洲和非洲国家也是重要的法国天然气供应来源。因此,法国完全不怕俄罗斯卡脖子!

但是法国不怕,不代表所有欧洲主要国家都不怕。有一个典型就是德国。这次俄罗斯人耍赖,除了对法国能源巨头断供,连带通往德国的北溪1号管道也将暂时关闭3天。原因是管道中唯一仍在工作的压缩机需要维护。不仅如此,维护结束后管道供应量依然是3300万立方米每天,仅为管道设计最大供应量的20%。德国人又一次被狼来了。

之前,俄罗斯6台北溪1号德国西门子涡轮机在加拿大分公司维修时被加拿大政府扣留。6月中旬,俄气将经由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输往德国的天然气供应量减少近60%,每天供气量不超过6700万立方米。消息一出,德国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哀求加拿大政府放行涡轮机。加拿大政府很奇怪,我扣留涡轮机不是为了制裁俄罗斯帮助全欧洲吗?你们怎么还怨起我来了?德国人说,问题是我们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

之后经过多方斡旋,加拿大于7月18日向德国交付了第1台涡轮机,但是俄气拒绝接受,原因是俄方希望西方国家能够提供某种保证,以证明该设备不会受制裁。沟通随后陷入僵局,如今这台涡轮机仍滞留在德国。7月27日,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又一台涡轮机停止运行,日供气量从6700万立方米降至3300万立方米。我们之前说了,这点供应量仅为设计最大供气量的20%。8月21日,朔尔茨跑到加拿大访问,就返还剩余的5台涡轮机问题进行了磋商。3天后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消息,加拿大外长乔利表示,应德国要求,加方将按计划返还北溪1号的其他5台涡轮机。德国人的窘境在全世界面前展现无遗,这就是绥靖派把自己的能源安全交到俄罗斯人手里的下场。

2、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Naftogaz的负责人尤里·维特伦科说,乌克兰人可能会迎来几十年来最寒冷的冬天:

因为集中供暖的室内温度将设定在17至18摄氏度之间,比正常温度低约4度,他建议人们储备毛毯和保暖衣物,以便在室外温度降至或超过冬季平均温度(零下10摄氏度)时使用。而且他还说,供暖季将推迟到来,提前结束。而且供暖情况可能还会受到外界影响,比如国际盟友是否为其提供进口40亿立方米天然气所需的资金,以及俄罗斯是否会破坏天然气基础设施或进一步减少其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南方人我还是觉得有点神奇,在上海,我们没有供暖,屋子里日常就是10摄氏度左右,待在这样的房间里,得一直穿着棉袄或者羽绒服。而且,中国北方虽然有供暖,但也达不到20度,比如中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的供热标准就是18度,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于18度的温度标准。看来,俄罗斯给欧洲断气,想把欧洲人统统冻死的说法,还是听听得了,当不了真。

今天文章的这一段可能是最有科技含量的一段。之前我们说过乌克兰人是如何发射哈姆反雷达导弹的,但我们一直不知道,苏制米格-29如何做到这一点。日前,一段乌军米格-29发射哈姆的视频为我们揭了秘: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俄军一套防空系统被摧毁说起,这个地点在克里米亚,那里部署了俄军最先进的48Ya6-K1(Podlet K1)和55Zh6U(Nebo-U)雷达系统,附近还有S400防空系统。观察家们一般都认为,乌军起飞了米格-29,飞到克里米亚附近,然后发射射程为90~130公里的哈姆反雷达导弹,摧毁了预定目标。

下面这段视频未必就是在当时执行打击行动的米格-29座舱里拍摄的,但能够说明技术原理:

1、从视频上看,乌空军负责发射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的米格-29与护航的携带R-27ER雷达半主动中距弹的米格-29是有一点区别的,前者在座舱的平显下方多了一部小型导航设备:

发射哈姆的米格-29多一个设备护航的米格-29没这个设备

2、为了精确导航,两机同时还都携带了一部佳明的GPS手持机。这个做法俄军也采用了。看来对苏军时代沿用下来的传统导航方式,两军都觉得不够放心:

箭头指处是一部民用级佳明导航仪

3、乌军对哈姆的使用方法可能是在地面就规划好打击目标点,并把坐标装定进新加的这部导航设备。AGM-88哈姆导弹的导引头开机时机装定和惯导校准等准备工作也在地面完成,携带该弹的米格-29只需根据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飞到预定的发射点和高度就直接发射,剩下的搜索和攻击由导引头开机后的导弹自己完成。

4、这样的战法只需要解决米格-29携带哈姆的点火发射问题,不需要解决复杂的导弹与发射机之间的航电交互问题。

好,大家看下这段视频吧: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感慨了,8月29日,俄新社的报道称,一位军事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空天军和防空系统实际上已经歼灭了乌克兰空军所有合格的飞行员。可驾驶米格-29、苏-27和苏-25飞机的前乌克兰空军的全部合格飞行员,都已经被俄罗斯空天军和防空系统的有效行动歼灭。他还说,西方国家试图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招募签订合同的苏联飞行员的尝试也没有成功,因为那些人不是在医院,就是已经入土了。

照这位的意思,视频中发射哈姆导弹的大概是鬼魂飞行员了。

其实,俄军也有跟哈姆差不多的反雷达导弹,俄军也不是没有试图打破乌克兰防空网。如果俄军能尽数消灭地面的乌克兰防空部队的雷达,乌克兰的天空早就是俄军的了,特别军事行动也早就结束了,问题在于无论俄军怎么努力就是做不到。

所以,早就被俄军总参谋部纸上消灭了N回的乌克兰防空部队,依然活跃,依然在制约俄空天军的活力。后者虽然现在依然频频出击,却很少敢于飞进乌克兰上空,只敢远远地发射一些远程弹药,这也是为啥他们把大量昂贵的导弹打进农田,甚至摧毁厕所的原因。然而反观乌军,自从拥有哈姆反辐射导弹后,已经屡屡在俄军防空网上成功打出漏洞,克里米亚和别尔哥罗德等地俄罗斯平民的争相逃跑,已经证明了这种成功,而俄军宣称早已不存在的乌空军,依然能在赫尔松上空出击,配合地面部队的反攻!

对此,我只想说:荣耀属于乌克兰!

今天文字的最后一段,我很想说说自己的肺腑之言:

开战之初,网上就流传大量1小时22分钟拿下基辅、3天打穿乌克兰之类的昏话。作为国内局域网军事博主和鹅笑们口中的垃圾国家,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能坚持到今天依然没有溃败,可以说在政治上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让俄罗斯国内和中文局域网内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虽然现在战争还在进行中,两军谁都还没有占据决定性优势,但已经可以得出结论说,此战强化了乌克兰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凝聚了一个坚强的团结的核心,并将永久性地奠定该国将经济、政治和安全诉求转向西方的决心。此战过后,一个坚强、独立、富裕的乌克兰国家,必定将在俄罗斯眼皮子底下茁壮成长起来。

而反观俄军,可谓自搬自砸,乌克兰一路向西,完全逆转了俄军发动此战的目标。俄罗斯可以说有5个没想到:

1、没想到乌克兰人如此顽强:

十路突进没有吓倒乌克兰人,夺取安东诺夫机场没有成功,兵临基辅城下没有吓跑泽连斯基。乌克兰政府和军方相互信任,各自把事情做好,前者安定民心,要来了海量的支援,后者因陋就简,想方设法给俄军造成最沉重的打击,两者通力合作,有效稳定了整个局势。

2、没想到少数技术兵器的作用这么大:

4月中旬,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被乌军海王星导弹打成潜水艇;5月初,俄军强渡北顿涅茨河,遭美制M777轰杀至渣;原本6月份在北顿和利昌斯克挽回一些颜面,随后又被海马斯点穴点得生活不能自理。原以为俄军人多,苏军遗产丰富,没想到这些东西在西方和乌克兰的联手打击下根本不堪一击,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技术制高点如果俄罗斯不能突破的话,这国家看上去一点希望都没有,也怪不得俄罗斯最近几个月20多万高技术人才流失。

3、没想到俄军这么拉垮:

苏军最后的战术大师格拉西莫夫总大将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制定了一个肢解乌克兰的计划,可惜到了执行环节整个稀碎;俄罗斯原本每年都要花出去好几亿,用来收买乌克兰境内的亲俄者,没想到这笔钱一分也没有出国,全转内部消费了。那个人后来抓了一大批FSB高层,可惜于事无补。上了战场的俄军干啥啥不行,抢洗衣机最在行。人数虽然比乌军多很多,根本就打不了仗。

4、没想到西方如此坚决:

那个人原以为西方都是纸老虎,只要世界第二军事力量一出兵,只要一挥舞能源大棒,只要一威胁按下红色按钮,西方就会混乱,美国就会崩溃,世界就会屈从于克里姆林宫的意志,但事实证明那个人想错了。虽然部分西方国家绥靖观望心理严重,但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整体性坚决支持,让乌克兰逐步站稳脚跟,现在还发起了反攻,现在骑虎难下的反而是莫斯科。

5、没想到现在已经不是拳头大就有用的年代:

那个人一直信奉拳头的力量,在杜金等极端民族主义学说的煽动下,梦想着靠拳头恢复往日的辉煌。不得不说,实在是错得离谱:假如不是这样错误的一种认知,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不用兵戎相见;假如不是这样错误的一种认知,他也不会让俄罗斯的未来极其暗淡而远离俄罗斯的国家却纷纷好起来了;假如不是这样一种认知,俄罗斯早就可以摆正自己在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当中的地位,会比现在兴旺发达得多,更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造福国民和全世界。

可见,真正的强大不是人口,不是GDP更不是军队,而是认知的正确,而是心中有没有文明的存在。一个国家真正的没落不是从打了败仗开始的,一个国家真正的没落是从再也没人仰望星空开始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一个衰落、一个崛起,真正的秘密就在这里。写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因为我身处星光灿烂的银河,而那些闪烁的星星,就是志同道合的读者朋友们,朋友们,我们共勉!

发布于 2022-09-13 16:09:58
收藏
分享
海报
129
上一篇:[近期俄乌战况怎么样呀]俄乌战况(9月6日):捷报连连,乌总参谋部发布信息:俄军伤亡人数已破五万;泽连斯基指出,反攻不仅只在赫尔松,而是多条战线同时开战!赫尔松是主攻,还是佯攻? 下一篇:[近期俄乌战况怎么样呀]俄乌战况(9月11日):乌军乘胜追击,抓了茫茫多的战俘,没有地方可以关了。突然得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莫斯科市进行了封闭,有人发动了政变,软禁了普京?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