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把号卖给弟弟了]卖掉弟弟,独吞房产,姐姐就能活得更好吗?

我和电影爱着你

《我的妹妹》是三月最大的异军突起,止撰稿,累计电影票房一亿。

它无数次荣登热搜,引发了众多网友关于男性攻城战的讨论,没人哭着说从妹妹(张子枫饰)科弱头上看到了他们;没人说看了整部电影,再也不想为妹妹生个哥哥;没人说今后一定要先给儿子买车,因为她才是这个最需要支持的人;甚至让站在那场议程理想主义的一些男性也开始深思。

曹洪涛编剧在《我的妹妹》首映式上说了句言下之意,他说:作为男性,看完感觉头上似曾相识恩典。

《我的妹妹》确实是一部有着刁钻政治理念、广度抒发的男性电影,深入、细致的展现了现代社会男尊女卑的矛盾其原因。

电影讲诉的是,妹妹科弱(张子枫饰)忽然收到员警局电话,双亲在意外事故中均告死亡,只给她留下一套房子,除了两个还大三幼稚园的哥哥。

舅舅们在丧礼上就早已为科弱安排好了终其一生的生活Erode如母,把哥哥好好养大才是首要目标。

但科弱早已六年没转过家了,大学六年,她的学杂费都是他们挣的。

科弱和双亲有多孤单?意外事故现场,科弱说他们是死者的儿子,员警的反应是,你开具身分证证明一下,他们的手机合照里只有两个小男孩。

而这个小男孩,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宿命一般的存在。

从她纪事起,爸爸妈妈就一直想两个哥哥,科弱为此要伪装成瞎子。

在这个爽朗胆小的岁数,她无法跑、无法跳、要心不在焉被同年龄孩子取笑,更无法穿衬衫,可见一斑,这对两个小男孩意味着什么。

而且,现在的科弱想去北京读博士生,她除了两个家境贫寒不错的女朋友。

带着哥哥的人生会带来多少麻烦呢?会有多沉重呢?她想不到。

但她脑中冒出来的第两个想法就是:把哥哥送人。

电影中有两个片段,科弱面对双亲意外事故当天的嫌疑肇事司机,冲动的质问他:留下这么两个哥哥,我今后应该怎么办。

这一幕被旁观者拍下,上传到网络上,科弱因此出了名,看过视频的每个人都觉得她是个狠心的妹妹。

电影中,科弱不停的冒出把哥哥送人的想法,把他丢在姑妈家、丢在地铁站、送给不靠谱的舅舅......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哥哥被送到了两个无法生育、家庭条件很好的家庭里。

当大家都以为这次她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去北京读研的时候,她又选择从寄养家庭带走了哥哥。

故事照应现实,但最终又折射回现实的割裂式结局,被很多人批为典型男权社会下的政治正确跪舔父权社会的牺牲奉献论。

那么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我的妹妹》上映不久,电影中的原型就被网友扒出来。

2013年,天涯曾有一篇热文《双亲去世后,我把两岁的哥哥抱养了出去》。

在这篇文章中,双亲在妹妹有他没我的情况下生下哥哥,哥哥出生后,她选择切断与双亲的联系,开始打工养活他们。

在这期间,双亲多次想把房子转到哥哥的名下,但最后都被她拒绝。

双亲意外离世之后,哥哥的抚养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舅舅们从最初的笃定变成了踢皮球。

妹妹最后选择把哥哥送给一户农村家庭,并且变卖了他们名下的两套房子,在一线城市付了首付。

之后,她组建了家庭,也有了他们的孩子,但妹妹却没有表现出丝毫愧疚,她说:

我很庆幸这两套房子在我名下 我也很庆幸选择了放弃这个所谓的亲哥哥

很简单 如果选了他 就毁了我他们的一生

我当了一辈子的独生子女 要我在二十多岁应该成家立业的时候 像封建社会Erode一样含辛茹苦带大两个哥哥

抱歉我做不到

这个故事和《我的妹妹》惊人相似,但现实和故事中的两个选择,却截然不同。

没人对妹妹勇敢成就他们的做法点赞,但更多的人是骂她自私、决心、甚至反人性。

当然,不是每个妹妹都能和家庭切断关系,大多数妹妹们是在关键时刻承担起家庭重任的这个人。

前几天,20岁妹妹在杭州跳河轻生的新闻也荣登了热搜。

云南女孩小刘的双亲离异多年,她十几岁就出来打工养活三个哥哥妹妹,不肯忍受生活的重压,多次自杀。

所以,科弱应该怎样选?电影应该有怎样的结局?

这道题太难了!因为无论怎么选她都是错。

在二胎大军的眼中,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多两个亲人不好吗。

但科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在她的回忆中,科弱的双亲把她丢在马路尽头,把正在游泳的她摁在水底......

这些记忆夹杂着妈妈的笑容,她分不清这是真实还是想象,家庭留给她的就是爸爸的拳打脚踢,是永远不敢再触碰的花衬衫。

科弱的女朋友长得帅、性格好、家境贫寒也不错,但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她是无法自然去抒发的。

去男友家中吃饭,她甩开女朋友的手,不敢吃他喂的水果,五年的感情,在分开的时候,她不敢表现一丝一毫的留恋。

在单位里,被有后台的同事欺负了,她不肯道歉,还要奋力反抗,因为不被庇护的孩子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

因为双亲男尊女卑,女孩的身份成为她的恩典,她伪装冷静、坚强、没感情,冰冷得像一面没有温度的玻璃。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会流下泪水,承认他们也会想妈妈。

只有站在墓碑前,面对死人,她才能说出他们总是如此强硬的原因:我那么努力的生活,是希望有一天站在爸爸爸妈妈妈面前的时候,让你们说一句我的儿子还是不错的。

看到患有子癫的孕妇冒着生命危险要保胎,她一改往日的沉静,对孕妇家人喊道:你都生了两个儿子了,为什么还要生,儿子真的就那么好吗?

儿子真的就那么好吗?为什么都21世纪了,还总没人认为儿子才能是家庭的顶梁柱。

电影中处在低位的男性处处可见,科弱、科弱的舅妈、舅妈的儿子、医院的孕妇、甚至没有几个镜头的科弱母亲(舅舅如此好吃懒做,科弱的母亲是什么样的男性可见一斑)。

电影从姐弟关系拓展到夫妻关系,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不仅仅因为她是妹妹,更根本的原因是她是男性。

而这个唠唠叨叨、一直给科弱灌输姐道的舅妈,是所有身处低位的男性中最悲惨、最痛的那一位,她才是升华主题的这个暗线角色。

18岁,考上西师俄语系,但为了哥哥,她放弃大学,只去了中专。

哥哥生了儿子,她又要帮忙带儿子;家里分房子,她要把房子让给哥哥;哥哥走了,她还要帮哥哥照顾孩子。

老公卧病在床,她常年伺候;吃西瓜,要把西瓜最甜的中间部分留给别人,他们只吃边边;丧礼上她四处张罗、添水招待、甚至大家打嘴仗时,她也要在一旁拉架......大事小事,好事善事做尽,一辈子的操劳命,仍然是不敢怒不敢言。

但这样的辛劳和负重并没有给予她奖励,反而是无尽的伤痛和毫无底线的忍耐。

我忽然明白了《霸王别姬》《红高粱》《活着》这样的电影中,为什么都会把最有勇气、最有毅力,最能负重的角色留给男性。

因为这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压迫之下的一种习惯,男性习惯付出没有回报,习惯负重却没有权力地位,习惯温柔无私却得不到爱。

连儿子也要吐槽她怎么会有你这样无私的人。

姑妈摸着套娃讲着俄语的那一幕真的让人心疼,如果真的去读了大学,她的命运可能会就此改变。

姑妈的命运中最痛的部分,不是被命运和社会裹挟的痛,而是她的好心却得不到好报,她是心甘情愿被命运装在套子里的人。

电影的最后,科弱用出奇冷静的语气告诉姑妈:他们被姑妈拼尽全力照顾的日子是被表哥当人肉沙袋,被姑父偷看洗澡。

她或许从来没想过,他们的牺牲和成全,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结果,她只能望着摊在床上的植物人丈夫,狠狠地锤了他几拳,她仿佛认识到问题所在,但又为时已晚,只能再次一头扎进那些本不属于她的背负之中。

中国的家庭文化甚至整个亚洲的家庭文化都是不鼓励个性自我的,我们往往以两个家庭单位为代表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久而久之,就连我们他们也忘了他们的存在。

武志红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为个体的不完整,个体的不完整会导致两个问题就是:我们无法说,我出了事就是我负责,一定是我出了事是你负责。

我们没办法为他们而活,同时,我们也没有什么担责的能力和勇气,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事大家一起扛。

《春江水暖》中传统的中国式大家庭表面上看,像水墨画一样和谐、意蕴悠长,但细细回味,这样的和谐更像是男主写的那本恐怖故事。

《春江水暖》中的老母亲痴呆之后,儿媳凤喜递给她药丸,老太太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要毒死我啊。

本以为是一句玩笑,但等到老太太把药塞进缝纫机的小抽屉中时,我们才发现这其实不是两个玩笑,是恐怖故事,任凭大儿媳一遍遍重复他们是谁,老太太也选择性的遗忘掉了她。

我不便于评价这种传统亲疏关系的好坏,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关系是完美无瑕的。

那些追求自由、个性的国度,也会发生《无依之地》这样的故事,那些孤寡老人因为养老问题、亲疏关系成为了新一代的游牧民。

他们没有房子,只有一辆车,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是永远在路上的自由,但也是无家可归的辛酸。

我有两个妹妹,在儿时,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双亲周围的朋友劝他们再要两个男孩,但我很幸运,双亲没有再给我两个哥哥,他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经历都给了我和妹妹,也拼尽全力给了我最好的教育。

这样的家庭让我从没因为他们是女孩就自卑,就对他们降低要求,但当我真的从学校走进社会,我不得不承认,男性的困境就摆在那里。

在学校时很多女生都是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但走进婚姻,她们就必须把孩子、老公放在首位,甚至没有办法优先考虑他们的前程。

在工作单位,即使再优秀的男性,也避免不了被视为天然的服务员人群。

她们不优秀吗?不配被优先考虑需求吗?

当然不是,之所以男性的需求被排在后面,仅仅因为她是男性。

《我的妹妹》很珍贵,这种珍贵不在于它解决了问题,而在于它展现了、正视了、直视了男性的痛苦。

我很喜欢李月亮说的一段话:

亲爱的姑娘,你无需为生为女人而感到抱歉,而受尽委屈。

你无需为谁无止境地付出。

你不要像套娃一样重复上一代的命运。

我们都是妹妹,从生下来的那天就是,但我们不是弱者,更应该是牺牲者。

不管别人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好好爱他们,拼尽全力,活出他们精彩的一生。

大家好,我是杉姐。影评人、编剧、编剧、教师小妹妹一枚,公号《杉姐影院》创始人。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杉姐不要赞赏,不要糖,就喜欢看你转发+点赞哦!

发布于 2022-09-13 11:09:24
收藏
分享
海报
146
上一篇:[原主把号卖给弟弟了]事发温州某医院!医生拒收大红包 下一篇:[原主把号卖给弟弟了]快穿大佬她总被男神撩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