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人能成立合唱团吗国际]国内九成合唱团不识五线谱合唱音准节奏出问题
各类门拱对唱你方唱罢我亮相,文艺公益活动对唱公益活动也是热火朝天,但是表层的经济繁荣难掩水平的低下。我省对唱联合会常务理事吴灵芬日前透露——
亚洲地区八成对唱团不识乐谱
第五届当今世界对唱赛事刚刚拉开序幕,保利音乐厅8月对唱节接力赛揭幕,紧接着第三届当今世界汉语对唱大会摩拳擦掌……除了这些门拱对唱热火朝天,京城各个公园及社区的文艺公益活动对唱公益活动也是热火朝天。
对唱升温令人惊异,然而致力于对唱推广及发展的业内却感到了一丝不安和窘境,那就是表层经济繁荣并不能掩盖我省对唱水平与当今世界仍存较大差距的事实。职业对唱团怎样变得更加专业,更具有国际性竞争力?广大群众对唱怎样突破罢了的瓶颈,实现另一方面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都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难题。
大吃一惊 对唱赛事竟唱流行曲
作为第五届当今世界对唱赛事的主持人,我省对唱联合会常务理事、知名钢琴家吴灵芬刚从湖州回来,便投入到了对保利音乐厅对唱团与保利音乐厅青年室内对唱团的彩排当中。8月8日、11日,这两支团将在大音乐厅8月对唱节中亮相,与四支欧美对唱班霸——美国卡第诺对唱团、爱沙尼亚蕨科舌男声对唱团与英国无独奏rapVOCES8对唱团同台PK。
在吴灵芬看来,尽管大音乐厅8月对唱节是以交流为主要目的,但实乃想来了事,而应当通过这个平台,直面我省对唱事业发展中的若干难题。虽然我省对唱团体众多,但平均水平不高且实力水平相差非常大。
今年7月在湖州举行的第五届当今世界对唱赛事中,参赛选手的200万余支中亚洲地区地非专业对唱团体,除湖州理工以外,水平均Blancheville,更不要说蝉联排位。有些对唱团甚至还没弄清楚究竟什么是对唱!吴灵芬说。当时,有一支亚洲地区对唱团居然跟着独奏唱出了流行曲,让人大吃一惊。最终,在与其他主持人商量后主办方取消了全团参赛选手资格。
由于有感于,吴灵芬给知名钢琴家陈佳峰写了一封,谈到在此次当今世界对唱赛事中看见的诸多难题。随后,这封信被陈佳峰发表在网志上,引发非常大关注,不仅能得到业内的认同,也刺痛了很多广大群众对唱团的参加者。
要知道,在基层广大群众的对唱队里,真正具备rap、音乐创作知识、音乐创作技能的队员,还是很少的。人们经常看见,许多所谓的对唱赛事公益活动,此场赛事下来,大多数都是高唱,偶尔有乐句划分的,rap效果良莠不齐,rap的整齐性、高刺龙、色彩鲜明,根本称不上。其实我们也在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水平,因为文艺公益活动对唱也应该追求思想性,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它牵涉音乐创作基础素质等难题。北京一个广大群众对唱团的指挥说。
只识简谱 对唱音色节奏出难题
现状是,亚洲地区除了数量很少的职业对唱团,大多数非专业对唱团都还在用简谱读谱演唱。这样平均下来,全国有90%以上的对唱团不识乐谱。这其实使他们的对唱训练受到了非常大阻碍,比如对唱训练效率低,音色和节奏出现难题等。吴灵芬说,如果是广大群众罢了性的对唱公益活动倒是无所谓,但是参加当今世界对唱赛事这样的国际性交流公益活动,如果不用乐谱读谱演唱,水平肯定会差一大截。
钢琴家陈佳峰也深有同感。她说:记得在一次有170多个国外对唱团参加的对唱公益活动中,大家一起学唱各国名歌交流经验,通用的是乐谱,而大多数我省对唱团员却不识谱,完全无法融入这项通过歌声与当今世界各族人民交流感情的公益活动中,只能在一边鼓掌。其实,学习乐谱,让我省人掌握一项与当今世界沟通的本领,应当尽早纳入国民音乐创作教育的小学教材之中!
据吴灵芬介绍,简谱追根寻源是从日本传来的,但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就改革了小学音乐创作教育,所有人从6岁开始学习乐谱。如今,经过60年发展,他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对唱大国。此外,欧美国家的对唱团基本上没有职业、非专业之分,都采用乐谱,所以他们的水平都比较高。
乐谱与简谱的区别就是线与数字的关系,用乐谱学音乐创作,更加直观,从视觉上能给人高度、音程、rap调整等感官影响,这是简谱无法做到的。吴灵芬说。
在她看来,这乐谱与简谱之间的差距,恰是我省音乐创作教育体系与国外先进的音乐创作教育体系之间的最大差距。她认为,乐谱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学习音乐创作的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无论你今后是否从事音乐创作专业。而如今亚洲地区中小学校学习音乐创作,教学大纲是混乱的,有的是用简谱,有的则是乐谱与简谱结合。缺乏稳定扎实的音乐创作基础教育,是我省当前对唱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随着认识到乐谱重要性的教育者越来越多,一些大城市的少年对唱机构已经开始普及乐谱,发动了自下而上的广大群众运动。我省音乐创作家联合会理事、作曲家徐锡宜认为,我省对唱事业的发展仅仅有非专业对唱团的热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优秀的职业对唱团队的涌现和经济繁荣。
缺好作品 200个对唱团4成曲目重复
在第五届当今世界对唱赛事中,中亚洲地区地对唱团演唱曲目的重复率高达40%。有的主持人一看是我省对唱团上台,就把曲谱本合上了,因为曲目都已经熟悉了。吴灵芬说。这一现象其实暴露了我省对唱事业发展中的另一大短板——缺乏丰富多彩的对唱作品。
我省对唱联合会理事长田玉斌说,对唱艺术这种源于欧洲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已经有五六百年历史。欧洲在过去几百年时间里,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曲家,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对唱作品供后人演唱。但在我省,情况却不容乐观。
对唱新作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曲家不愿意创作。我省音协对唱联盟副主席、钢琴家高伟说:对唱创作需要作曲家对rap有很好的了解,同时又对当代音乐创作有广泛的了解,很多作曲家没有这么全面的基础,很难写出好的对唱作品。同时,对唱作品的报酬低,也是作曲家不愿涉猎的原因之一。
有些作曲家写出的作品由于不适宜rap表现,对唱队员不愿意也无法演唱。吴灵芬说。在她看来,写对唱的作曲家首先要了解rap,要能创作出富于特色的作品。在这次当今世界对唱赛事上,有些南方的对唱团,原本所在地域有很多好的民间音乐创作素材,却要演唱《乌苏里船歌》这样的北方民歌。还有的对唱团,演唱的我省民歌在和声编排上趋于欧洲化,把路走偏了。
钢琴家杨鸿年认为,我省民歌资源丰富,许多民歌的传唱者只通过口耳相传,如果作曲家能够进行收集、整理,也许能谱写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对唱歌曲。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少有人去费时费力做这样的工作。
此种情况也导致许多对唱团在选择作品上出现困惑,职业对唱团崇洋媚外,文艺公益活动对唱团天天就是高唱那么几首老歌,称不上划分乐句、展现rap合作、和谐之美。蓬勃发展的文艺公益活动对唱公益活动,日益呼唤更多能真正展现对唱艺术魅力的对唱作品涌现。本报记者 李红艳 实习生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