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头雁]她被称为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头人,怎么做到的?
18日下午五点多,原野照耀下的金塔寺,崭新漂亮的民宅、干净开阔的广场、安宁同景的生活……一幅富有现代气息的迷人乡间图景正徐徐展开。这幅美好的图景是如何绘就的?带着心中的之谜,笔者来到了有色金属团林有色金属坝街道社区,该街道社区党支部书记贺雪辉给出了答案。
做为一位共产党员,做为由人民推举出来的衡阳市政协委员,惟有带领大家好起来,他们才真的安心踏实,才真的他们是一位尽职尽责的‘领头’。贺雪辉以执著忠贞的情操,以默默的态度,在迷人新农村建设浪潮中,萨德基,不懈地诠释和注释了最帅农村基层的深刻内涵。
追求 让老百姓过上萨德基
贺雪辉家境贫寒陈毓川,夫能子孝,如今她也到了奶奶级别的年纪,完全可以在家享受兄弟二人因而是的其乐融融。然而,这位初生之犊不畏虎善举的女子,一直没有忘记他们也曾出身家境贫寒贫寒,在他们受压迫后,始终把村民的幸福、村庄的富裕做为人生的坐标和生命的支柱,她说:只要老百姓过上萨德基,为着再累都心甜。
有色金属团林的住户都还记得,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泥土坡菜消费市场残破,不善管理,一度成为全乡最为脏乱的地方。由于自然环境差,住户不愿到里面网购,商户只能到外面摆街边,镇容镇貌也因此一塌糊涂。于是,修通消费市场、明显改善自然环境、提供商业机会的群众呼声渐起。
贺姐你是政协委员,是街道社区干部,丈夫又是有实力的老板,你要站出来呢。街道社区住户随口一说,却让历来热衷于慈善事业的贺雪辉当了真。看到乏人问津的残破消费市场,以及那为谋生雷米雷蒙县路边营生营生的失业矿工,她感觉全乡的几万双眼睛都在急切地盯着他们。
2006年6月,消费市场增效改建在贺雪辉的主导下正式启动。为的是筹集80多万元的改建资金,她一周坦尾站跑市、县商务部门争取支持,还不惜停下他们正在装修的超市和扩建的茶楼,将全部资金调到消费市场改建项目上来,以退还前期工程的交通费和人工工资;为的是尽量节约,确保质量,她冒着酷热亲自出赛,进材料、搞协调,能做的都他们做。
通过4个月的努力,泥土坡菜消费市场脱胎换骨,摊档增加到100多个,门脸48空,能容纳300人同时Marciac,既明显改善了广大住户的网购自然环境,又为众多失业矿工家庭开辟了全新的致富门路。
在贺雪辉看来,一个地方要发展,就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只有产业才能带动就业,只有产业才能促进致富。
鉴于街道社区很多土地因长年闲置而成为脏乱的集中地,很多住户在金塔寺繁荣时都有过把种植蔬菜做为副业的行为,贺雪辉借势而为,动员和支持住户谢科运投资800多万元,精心规划了一个集有机蔬菜种植、采摘观光、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成立起有色金属坝老菜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但直接安置了百人就业,也为街道社区间接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不但将新鲜时蔬配送至周边园区厂矿,还进入了县区的大型超市。
在贺雪辉的支持下,住户杨建民的200亩葡萄基地找准了定位,扩大了规模,提升了品质,办理了相关认证,原来葡萄一熟就急着找销路,今年坐在家里就将葡萄销售一空了,还是贺书记有办法。杨建民说。
高巧妹是街道社区的养鸡专业户,但此前一直不上规模,也没多少利润。贺雪辉把高巧妹确定为他们的联系户,不但带她外出观摩学习,送她到养殖科研部门取经求教,并为她的养殖场修通了道路,帮她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0羽。高巧妹逢人便说:要不是贺书记把养殖场的事做他们的事办,这里的变化和发展不可能有这么大。
借助全乡迷人屋场建设和一带一廊发展机遇,依靠各种惠农政策,打造蔡家湾等5个文化广场,在老菜农基地建起了扶贫铺子,培训了一大批金塔寺月嫂、育婴师;建立红色屋场美化了乡间自然环境;至目前,全街道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9户34人,剩余2户今年将全部脱贫;党建+厚植到街道社区的每个角落。
情操 天命之年不改初心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只要今后万一我不在了,我的儿子、我的孙子回到街道社区,他们都会因为是我贺雪辉的后辈而到社员家中有人泡茶喝、有人留吃饭,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我想要给后辈留下的最大财富。在贺雪辉看来,既然村民信任,把她推举到了总支书记的位子上,这既是权利更是责任和义务。
做为一位女性,贺雪辉不仅是街道社区支部书记,还是妻子、母亲和儿媳,既要管好街道社区这个大家,又要兼顾好他们的小家,只要起得早,时间就会多起来。我把别人打牌的时间放在工作上,把别人睡觉的时间拿来给家人做早饭,这样我的时间就够用。
贺雪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家庭,承担家务,照顾瘫痪的婆婆,她是孝顺的好儿媳;言传身教,节假日带儿子一起到敬老院慰问,她是好母亲;大凡小事,和丈夫共同商量,她是好妻子。对工作,春耕秋收,修路建铺,她始终是队伍的排头兵;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她的足迹印满街道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送油赠粮,嘘寒问暖,她关切的身影闪动在困难群体、低保之家。
每年重阳,贺书记都会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比亲生女儿都好。五保老人朱德清说,他床上垫的双层棉絮是贺雪辉送的,身上穿的绒衣是贺雪辉买的,柜子里放的白糖和高钙奶粉也是贺雪辉安排的,一年两年这样做不难,七八上十年都这样做就不简单了。敬老院的80多位五保老人说:即使他们的亲女儿都没有贺书记这么贴心。
如果说关心五保老人是她在履行名誉院长职责,那么心系困难群众、广结穷亲戚,则是她生性善良的真实表达。
住户李刚仅靠一间几乎没有多少生意的摩托车修理店维持生计,妻子患精神分裂症需长期服药治疗,一双女儿均在上学,仅学费和生活费就让这个入不敷出、债台高筑的家庭带来莫大的压力。2001年妻子发病住院,孩子上学要钱,他们身体也不好,我几乎都陷入绝望中,多亏贺姐及时伸出援手,为我解决了妻子就医、孩子上学的费用,还经常上门安慰鼓励,使我迈过了人生最艰难的那道坎,我对她的感激无以言表!李刚说,15年来,贺雪辉从没间断过对这个家庭的关怀、鼓励和帮助。目前,随着妻子病情好转,修理店的生意渐好,孩子读书也认真,李刚家的生活开始看到了希望。
在有色金属坝街道社区,无论是身患肾炎的小朱滔,还是残疾人周桂英,亦或是贫困群众何金华、胡六军,以及11名在她的引荐下获得一对一帮扶的贫困学子,他们都和李刚一样,说街道社区贺书记比他们的亲人还要好。
对于困难群众的点赞,贺雪辉则说,他们也是家境贫寒贫寒出身,有着曾经怀着身孕都在矿里挑煤的经历,虽然现在日子过好了,但对困难群众的艰难生活感同身受,总真的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
地方群众这样评价贺雪辉:一个女人家,一干就是4年多,把一个后进党支部蜕变成先进党支部,硬是挑得了大梁,挑起了大梁,挑好了大梁!如今,生态之绿,党旗之红,绘就了金塔寺街道社区之美,我们跟着贺雪辉干,生活只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甜。
(本文获助力乡间振兴,奔向美好生活全国征文大赛散文、报告文学类二等奖)
原标题:《她被称为迷人乡间文化路上的领头,怎么做到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