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正文

淞沪抗战85周年-一群孩子的抗日救亡行动

2022-08-16 13:08:04 187
wlza

本报上海8月13日电(刘晓李秋颖)淞沪会战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双方约有100万兵力参战。战役本身历时三个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华”的计划。

今天是全国抗日战争暨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85周年。记者走访了建于当年战场旧址宝山城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听到了一群孩子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担负起抗日救国重任的故事。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抗战血泊中的产生的一朵奇花——文物手稿图片展》 张亨伟 摄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抗战热血中开出的一朵奇葩——文物手稿图片展”张恒伟摄

在炮火中诞生

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遭受了极其深重的苦难。但是,救亡图存的使命深深地扎进了少年儿童的心里,他们要求像成年人一样去做神圣而庄严的救国工作。

1937年8月下旬,时任国民危机教育社党总支书记的王东若决定,以在恩派亚电影院难民收容所避难的临清学校学生为基础,吸收余日章第三小学、山海工程团等学校的部分学生,成立“儿童剧团”。

孩子剧团合影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供图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儿童合影

1937年9月3日,儿童剧团正式成立。这些孩子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16岁。他们走街串巷,通过唱歌、演讲等方式进行抗日救国宣传。

1937年9月9日,儿童剧团在静安难民收容所演出。年轻的演员们用戏剧和歌唱来表达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观众深受感动,围在一起喊口号。在场的一位老奶奶忍不住说:“孩子们都知道得这么清楚,中国不能死!”

1938年,周恩来、邓颖超等人与孩子剧团部分成员的合影 张亨伟 摄

1938年,、邓等人与儿童艺术团的部分成员合影。张恒伟摄

抗日战争血泊中的一朵奇葩

上海沦陷后,“儿童剧团”成员从上海出发,不远千里来到武汉,继续发动群众参加抗战。

周恩来在孩子剧团欢迎会上的讲话摘要 李秋莹 摄

周恩来在儿童艺术团欢迎会上的讲话摘要李秋英摄

1938年1月30日,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为儿童剧团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会。周恩来、叶挺、郭沫若、叶剑英、、潘汉年、邓等出席会议。会上,儿童团演唱了《儿童团组歌》《流浪儿童》等歌曲。会上,周恩来用“救国、革命、创造”的话语鼓励这些孩子为抗日救国多做贡献。郭沫若说:“有了你们不怕吃苦的儿女,中国就在艰苦中逐渐成长起来了。”

武汉的儿童抗战工作还在继续。1938年5月初,经中共中央长江局批准,周恩来指示正式成立中共儿童艺术团党支部,并推选吴心甲为支部书记。剧团积极参加戏剧和歌唱活动,动员少年儿童参加保卫大武汉的工作。

孩子剧团二周年纪念歌 张亨伟 摄

张恒伟儿童戏剧公司两周年纪念歌曲照片

8月中旬,日军向武汉进军,留下5名童剧团成员在汉组队,其余成员前往湖南衡山。此后,他们去了衡阳、桂林、柳州、贵阳、遵义和重庆...就像儿童团在两周年歌里唱的,“我们走遍了原野,走遍了祖国,走遍了长江。我们生活在抗战中,我们在抗战中成长。我们是抗战中的儿女,我们的生命是抗战,建国大业是应该承担的。”他们以舞台为堡垒,以街道为营地,用歌声唤起群众的民族意识和抗日精神。

茅盾为孩子剧团题词 李秋莹 摄

茅盾为儿童团题词。李秋英摄

著名作家茅盾称赞这些孩子是“抗日血泊中的一朵奇葩”。

长达一个世纪的遗产

这朵“奇葩”的诞生,离不开革命土壤的孕育。上海,儿童团的发源地,中国革命文化的摇篮。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文化领导机构,从组织上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领导,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文化的主阵地。

中国左翼文化运动部分成果展示 张亨伟 摄

张恒伟中国左翼文化运动部分成果图片展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进步文化工作者发起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文化运动,成为“指引民族精神未来的明灯”,有力地促进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意识的觉醒,为迅速掀起抗日救国新高潮积蓄了精神力量。

群众歌咏活动是当时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1935年,左翼音乐家们先后成立了业余歌剧团和歌曲研究会,创作了《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脍炙人口的救国歌曲,深入工人、学生和市民中进行教学和演唱。1936年,在这种影响下,临清学校的学生成立了临清学校“儿童歌唱队”,演唱救国歌曲,表演小戏,为儿童剧团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孩子们打了五年仗后,1942年,随着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环境的恶化,为了保护这些孩子,剧团党组织有计划地分批撤离了团员。大多数孩子进入了戏剧学校、音乐学院和普通中小学,有的去了抗日前线,或去了革命圣地延安,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新的长征...

孩子剧团万里行军第二阶段路程 张亨伟 摄

《千里行军》儿童团第二阶段。张恒伟摄

“我们有十几颗幼稚的心,自信不怕困难,不怕批评,怀着颤抖的心,期待着民族胜利的曙光,紧握着当下的需要和可能。我们就像幼小柔弱的小草。我们像暴风雨中的烛光,不顾一切地冲进民族解放的洪流中,发出一些微弱的光。”这是1937年发表在《儿童剧团公开信》上的一段话。85年前,这些孩子以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千千同胞。85年后,他们的故事依然能给我们力量。

上海《救亡时报》上刊登的两则孩子剧团的公开信 张亨伟 摄

上海《救国时报》刊登的两个儿童剧团的公开信张恒伟摄

据了解,为弘扬和纪念抗战时期儿童团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上海松湖抗战纪念馆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旧址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共同举办了“抗战血海中开出的一朵奇葩——文物手稿图片展”。以成员回忆的几十篇手稿、百余幅图片、近百件文物,展示了抗战时期儿童团团结全国儿童力量,发出抗敌抗侵略的民族强音的光辉事迹。

冯玉祥为孩子剧团题词 李秋莹 摄

冯玉祥为儿童剧团题词。李秋英摄

“孩子们的故事只是一个点。我们希望在淞沪会战85周年之际,把孩子们的故事放大,让观众从孩子们的剧团如何成长中了解抗战文化的渊源,所以我们做了这个特展。”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说。

收藏
分享
海报
187
上一篇:俄罗斯外交部警告日本不要“与美国共享核能” 下一篇:彭州山洪灾害四川应急处工作组已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