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农业服务意味着帮助农民。
日前,河南首支农业农村农作物有害生物应急防控飞防大队成立。这是农业农村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农业服务企业组建的无人机应急防控服务队。为确保“虫抢粮”促进粮食丰收行动的实施,农业农村部今年在6个产粮大省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队伍建设试点。
事实上,航空植保顺应了病虫害防治的新形势,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热点领域之一。以前农民一个一个喷农药,费时费力,效果差。现在无人机飞的又快又准,农民和服务机构算账划算。病虫害统一防治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有效减少粮食损失,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牵引,病虫害统一防治更容易实施,从而实现大众植保、绿色防控。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近年来,许多市场主体纷纷进入农业服务领域,看到商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目前,全国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95.5万个,面积16.7亿亩,服务7800多万小农户,约占全国农业经营户总数的37.7%。有了更多小农户的好帮手,现代农业才会有更大的后劲。因此,要立足新阶段,树立“助农服务即助农,助农服务主体即助农”的理念,加大和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力度,从以下三个方面释放其惠农潜力。
社会化能否蓬勃发展,首先取决于能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农民合作社是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服务对象最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提供中介服务,是联系小农户和各类服务组织的纽带。专业服务公司的单项服务能力最强,专业化程度最高。专业服务户更接近小农户,可以弥补其他主体的不足。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充分竞争的原则,大力培育上述服务机构,使其各尽所能、竞相发展、优势互补。
社会化服务能否推广取决于农业服务的效果。一些服务机构联合搭建平台,帮助农民一揽子解决多个问题。农民看到实际效果,自然更愿意推广。因此,要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各地探索建设多类型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整个农业产业链,提供集农资供应、农机作业、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农业综合解决方案,解决普通农民不会或做不好的共性问题,实现更大范围的服务资源整合和供需有效对接,既服务农民,又创造价值。
社交能否长久,取决于服务模式是否创新。中国广大的农村产业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农业服务模式不应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模式。在农户家庭愿意经营的地区,从推广单环节和多环节生产托管入手,逐步降低分散经营成本;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高的地区,重点推进全程生产托管模式,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创新服务主体与生产主体的对接形式和连接机制。
。rdwz _ FH { width:651 px;高度:30px行高:30px字体大小:12px字体系列:“微软雅黑”;行高:30px边距:0自动;填充:0;浮动:对;} 。rdwz _ FH span { float:right;填充-右:20px} 。rdwz _ FH span a { color:# a3a3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