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解决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摒弃了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扩张的现代化和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旧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是新道路的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在本质规定上不同于旧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在于把握其差异性,超越西方旧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重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有助于透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超越,深化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理解。
只有放弃资本统治,放弃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要理解以资本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本质区别,就要科学地认识资本的特性,特别是要辩证地分析其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定的、属于一定历史和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事物中,并赋予它独特的社会性质”。资本包含着社会形态和物质内容的双重规定性:在社会形态上,资本是价值自我增殖的生产关系,在物质内容上,资本体现为劳动过程和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交换和流通过程的中介,作为生产关系组合在资本中。资本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资本本身具有独特的行为规律,即资本逻辑。总的来说,资本的逻辑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及其发展的规律:价值增值过程支配劳动过程,但总是从根本上受到后者的制约,不断对抗。资本逻辑作为矛盾二重性规律,发展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发展为“大文明功能”与自身边界的对立关系,从而包含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异化形式的双重内涵。正因如此,资本一方面构成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也成为现代化中矛盾和困境的主要来源。再者,资本的逻辑内在地倾向于资本的统治,创造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为了实现价值倍增,总是试图主导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把更多的人口和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生产资料,所以资本的逻辑隐含着集体化的趋势。马克思指出,资本是“闪耀的光芒”和“特殊的以太”,“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力量”,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资本从根本上决定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性质和命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不是资本,这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合理支配资本,自觉区分资本的生产资料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合理剥离资本逻辑的文明成果和异化形式,充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并有效控制其作为生产关系的负面作用,使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
只有抑制资本积累规律,摒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资本积累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导致与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就生产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的阶级而言,是贫穷、劳动折磨、奴役、无知、粗鲁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导致相对过剩的人口不断被抛出生产过程,从而诱发无产阶级的贫困和整个社会在财富占有上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本身的结构性“断裂”。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造抑制了资本积累规律的社会效应,避免了两极分化的风险,成功走上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将资本积累规律的社会化效应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推动资本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只有批判资本的拜物教,抛弃唯物主义的现代化,才能创造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随着资本拜物教的普遍发展,西方的现代化必然表现出唯物主义的扩张。在资本的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社会联系,反过来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而反过来表现为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因此,生产要素等资本的物化形式是利润的来源,导致人们追逐和崇拜各种形式的物化资本。于是,以追求和占有事物的交换价值或有用性为核心目标的唯物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被片面地发展了。各种物质主义、产品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主轴,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模式主导了现代化的大部分历史。在这种趋势下,“工具理性”已经取代“上帝”成为西方社会的“新上帝”,似乎具有不可逾越的神圣地位和绝对价值,而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只能在狭隘的物化形式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资本拜物教的困惑,克服了唯物主义的现代化,开创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人的需要、能力、个性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以拜物教为主导的单纯物质需要或片面发展财产积累的现代化道路,诞生了一条走向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只有抑制资本的全球扩张,放弃对外扩张和掠夺的现代化,才能创造人类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由于资本逻辑推动的世界历史潮流,必然导致对外扩张和掠夺的现代化。《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全球扩张所推动的世界历史潮流。资本正是从特定的传统社会内部首先孕育成长,并日益发展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存在,对内支配整个社会,对外扩张掠夺全世界。《共产党宣言》还揭示了资本的全球扩张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形成了一系列同构的权力支配结构:“农村从属于城市”、“未开化半文明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东方属于西方”。资本扩张和掠夺的“同化-分裂”逻辑进一步体现为民族国家内外一系列“中心-边缘”主导结构的不断复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阶段殖民主义的向外扩张趋势,列宁科学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向外扩张趋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武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对外扩张和掠夺的现代化,开创了人类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全球资本扩张推动的世界历史进程本身意味着人类的相互依存趋势显著增强,这为合理的全球治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适应全球治理要求、抑制资本全球扩张的自觉实践。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观,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作者:席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本论》中唯物史观的当代阐释》(300:19 azx 002)的阶段性成果。
。rdwz _ FH { width:651 px;高度:30px行高:30px字体大小:12px字体系列:“微软雅黑”;行高:30px边距:0自动;填充:0;浮动:对;} 。rdwz _ FH span { float:right;填充-右:20px} 。rdwz _ FH span a { color:# a3a3a 3;}